新華社廣州2月10日專電(記者王凱蕾)春節假期,人閑錢不閑。三五親朋坐下來聊天,幾句話就會扯到投資理財上。理財專家提示,春節理財要關注不同類型產品的計息時點,部分打著春節高收益發行的理財產品,實際是年后才開始計息。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春節期間共有655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4.21%,與上周基本持平。其中,2016年的春節專屬理財產品發行量有所減少,少數銀行發行的春節專屬產品雖然預期收益率水平相對較高,但因其募集期都跨越春節假期,實際的收益率水平受到募集期的活期存款收益拉低。對于投資者而言,未必劃算。
銀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說,購買以貨幣基金掛鉤的寶寶類產品,基金公司自動會在2月15日確認,這意味著春節假期期間是沒有收益的。對于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銀行辦理七天通知存款或者銀行的直銷銀行做智能存款,春節期間都可享受到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此外,有一些互聯網理財平臺銷售的保險理財,也不受節日影響,現在買入依然可以享受春節期間的收益,但應關注相應需要承擔的風險。
業內分析人士預測,2016年市場流動性還將持續寬松,因此,節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或將繼續下行。對于流動性要求較低的投資者而言,投資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投資期限較長,如1年至5年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提前鎖定收益。年化收益率方面,由于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中樞已經下滑至4%至5%,因此5%以上的產品,基本上已經是高收益率的產品,相對應的風險也隨之提高,購買前必須認真閱讀說明書,對產品的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