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科隆2月8日專電通訊:科隆狂歡節遇上中國春節
新華社記者沈忠浩饒博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然而,在德國人的生活中,一年之中還有必不可少的“第五季”,即舉世聞名的科隆狂歡節。今年狂歡節的重頭戲“玫瑰星期一”大游行,還巧遇中國農歷新年春節。
從1823年狂歡節組委會成立算起,科隆狂歡節已有近200年歷史,每年11月11日上午11時開始,歷時3個多月,在結束前一周舉行的“玫瑰星期一”大游行把狂歡節推向高潮。這一習俗從科隆傳播至杜塞爾多夫、美因茨等德國多座城市,但要論規模,非科隆莫屬。
今年這一傳統活動又增加了更多別樣之處。2月8日“玫瑰星期一”游行恰逢中國農歷猴年正月初一,屬猴的科隆市新任市長亨麗埃特·雷克爾一身紅色裝扮,興高采烈地用漢語向新華社記者拜年:“猴年大吉!”
自取中文名何珂的雷克爾說:“我期待著新的一年充滿驚喜。我從科隆向友好城市北京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當天上午,由大約200輛彩車和80多個方陣組成的游行隊伍綿延數公里,從科隆南城克洛德維希廣場出發,向北穿過科隆老城區,經過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全程長約7.5公里,歷時約4個小時。沿途向近百萬觀眾拋灑糖果、巧克力和鮮花等禮品。
當然,游行的特別之處并不只是搶糖果。科隆市旅游局局長約瑟夫·佐默對記者說,“玫瑰星期一”大游行是狂歡節的高潮,幾乎每個科隆人都參與其中,找到自己與狂歡節的契合點。
“人們總是對一年的‘第五個季節’滿懷期待,而后投身其中,并收獲快樂,”他說。跟雷克爾一樣,佐默也有一個自取的中文名字“宋墨”。
出生在科隆的德國女子擊劍奧運冠軍布麗塔·海德曼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幾乎每年都參加狂歡節,小時候喜歡搶糖果,現在更喜歡狂歡節的音樂和服飾。”
今年的“玫瑰星期一”游行差點因暴雨而泡湯。據氣象部門此前預報,科隆及周邊地區8日可能出現暴風雨,美因茨、明斯特、杜塞爾多夫等地政府隨即宣布取消游行活動,科隆卻“任性地”堅持著。
8日早晨,科隆大雨如注,就在游行即將開始的上午10點左右,雨停了,陽光穿過云層,灑向人們歡樂的臉龐。有德國媒體調侃道,在北威州兄弟城市的“內斗中”,科隆此輪打敗了州府杜塞爾多夫。
佐默說,盡管到場觀眾數量有所下降,“但游行能照常舉行,令我們感到自豪”。他還告訴記者,科隆有關方面針對惡劣天氣采取了防范措施,取消了原定500匹馬參與游行的計劃,拆除了臨時觀眾席的頂棚,避免被風卷走砸傷人群。
如果說躲過“天災”主要靠運氣,那么面對安全挑戰,科隆市政府下足了功夫。
跨年夜大規模性侵和搶劫案發生后,科隆的治安狀況令人擔憂。在“玫瑰星期一”游行現場,大量警察嚴陣以待,不時攔住一些狂歡參與者進行盤問。據科隆市警察局局長于爾根·馬蒂斯介紹,當天投入的保安力量約1850人。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保證狂歡節的安全,科隆警方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跨年夜襲擊事件發生后,科隆人十分敏感,我們重點對相關行為提高了警惕,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女大學生凱蒂婭和兩個同伴專程從外地趕到科隆參加狂歡節。她對記者說,她們從跨年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因此并不抵觸狂歡節。她的一位同伴說,“我希望類似的事情不要再發生,對此我很樂觀。”
海德曼也認為,雖然不少科隆人對治安狀況有所擔憂,但根據習俗僅此一天在街上狂歡,“只要有警察在場,我認為大家應該會感到安全”。
佐默說,“我們不可能停下正常生活的腳步,也不可能(因安全顧慮)拋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