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7日專電(記者劉雪)在中國羊年的尾巴,國際油價上演了一波翹尾行情;猴年油價能否走出低谷,繼續逆襲?
在1月20日,國際油價跌至近十二年來的最低水平,紐約原油價格跌至每桶26.55美元。正當人們以為油價將奔向20美元時,局面發生大逆轉。1月21日和22日兩個交易日內,紐約油價和布倫特油價累計飆漲21.2%和15.4%。截至2月5日收盤,紐約油價和布倫特油價分別收于每桶30.89美元和每桶34.06美元,較前期低點分別上漲了16.4%和22.2%。
觸發這輪“翹尾”行情的導火索,是傳出的產油國減產信息。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近日對媒體表示,歐佩克一些成員國建議2月份召開石油出口國會議,俄羅斯將參加,沙特阿拉伯建議各產油國減產5%。
對此,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認為,俄羅斯之前不減產的態度比較強硬,如今突然改口,如果減產的預期能夠逐步實現,那么油價的上漲將是必然。
當然,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背后少不了投機基金的興風作浪。原油作為大宗商品的領頭羊,其金融屬性已十分突出。
與前期一致唱空不同,近兩周投機基金在期貨市場上積極抄底。據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統計,截至1月26日當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中投機基金凈多持倉量為20.57萬手,已連續兩周回升,累計漲幅達25.8%。
雖然油價在羊年尾聲出現短暫的翹尾,但展望猴年,伊朗原油禁運解除、美國原油出口開閘、美聯儲步入加息周期、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金融市場動蕩加劇……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國際油價或很難實現逆襲。
對于這輪由減產預期引發的油價反彈,業內專家判斷很難長期持續。隆眾石化網原油分析師李彥認為,部分產油國呼吁通過聯合減產來提振油價,但受困于歐佩克內部的分歧等諸多因素,聯合減產最終很可能成鏡花水月。
東方油氣網油品部經理程瑞鋒認為,歐佩克減產的最大風險是美國頁巖油產量會伴隨著油價反彈而迅速回升,這將對歐佩克干預市場的政策形成挑戰。雖然當前油價與兩年前相比跌到只剩零頭,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原油產量仍高達每日900萬桶以上。而且,近期美國原油庫存量已突破5億桶,創出歷史新高。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低迷,需求萎縮難以從根本上對油價帶來提振。未來一年國際油價或難有顯著起色。油價真正走出低谷期可能要等到美元升值的尾聲。
1月26日,世界銀行將2016年平均油價預測從之前的每桶52美元下調到37美元,并預計受到新興經濟體需求疲弱影響,各類大宗商品價格還將繼續下跌。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