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在中國謀求高端個性化轉型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2-04 14:40:00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呂冬 周琳)近些年來,消費偏好和本土餐飲市場的迅速變化讓洋快餐品牌們意識到,再延續以前的經營模式,難以留住中國消費者日漸挑剔的胃口了。 一些以往通過標準化、快速便捷等先進管理經驗迅速占領國內快餐市場,并引發本土快餐紛紛效仿的洋快餐品牌正在轉變策略,開始在就餐體驗和個性化定制方面發力。 麥當勞就將“定制漢堡”的概念引入中國,去年6月在上海開設了首家定制漢堡店,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搭配面包、配菜、肉餅、芝士和醬料,隨后在中國一線城市迅速鋪開。今年年初,北京也迎來了首家定制漢堡門店。 這家坐落在王府井商業街的新麥當勞門店1月份開業后吸引了眾多對定制漢堡充滿好奇并躍躍欲試的食客。漢堡吧臺前排滿了人,工作人員在一旁給看上去有些遲疑的顧客提出搭配建議。 “我跟同事都排了半個小時了,但能吃到自己設計的漢堡感覺也值了。”一位在附近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告訴記者。 “一些洋快餐品牌在進入中國近30年以后,公眾對其品牌和產品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而2014年福喜“過期肉”事件所暴露的供應鏈問題讓企業意識到要在中國市場重構自己的形象。”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說。 他認為,外資品牌在餐食和就餐環境方面的創新歸根結底是要盡量擺脫“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讓品牌向“高大上”、健康、有趣、新潮等方向貼近。 去年,必勝客也將其25年前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門店——北京東直門必勝客進行改造,重裝開業的新餐廳推出了包括帕爾瑪火腿、慢煮章魚等意大利特色的菜肴,配以更加高檔的店內裝潢,力爭晉級高端西餐。 與肯德基同屬百勝的必勝客過去一年在華業績不佳。百勝過去四個季度的財報顯示,肯德基過去一年同店銷售逐漸由負轉正,而必勝客仍舊難以擺脫下滑趨勢,全年同店銷售下降5%。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口味變化,以及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日益認可,再加上本土快餐品牌的加速趕超都讓外資餐飲企業備感壓力。但隨著中國消費者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中國市場的增長前景仍舊被眾多外資餐飲企業看好。中國消費升級中所展現出的新趨勢新需求有待餐飲企業發掘和滿足。 麥當勞在今年年初的業績報告會議中透露,中國去年第四季度同店銷售增長4%。作為其在全球第三大市場,管理層表示,盡管面臨挑戰,但麥當勞對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2016年在華開店的數量將超過250家,成為其在全球開店最多的市場。這其中將有150家是定制漢堡店。 同樣在中國積極擴張的星巴克咖啡也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樂觀展望。 中國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2000家,包括45家主打稀有咖啡品種和鑒賞的臻選門店,已經成為除美國外星巴克全球最大市場。星巴克咖啡公司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在今年一月的業績報告會上表示,預計未來在華門店數量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到2019年達到3400家。 他指出,中國目前經歷的轉型正引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完成向消費驅動的轉變。 “我相信中國政府提出在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屆時,中國將出現6億中產階級消費者,幾乎是美國當前人口的兩倍。我們看好在中國發展的長遠前景,一切才剛剛開始。”舒爾茨說。(實習生汪莉雅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