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全國31個省區市(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又如何?從2月3日財政部網站公布的有關數據看:全國31個省區市中,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十強排名已經出爐,其中,廣東、江蘇、山東繼續穩居前三,天津首次躋身前十,而遼寧則失去了多年位居前十的席位。
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十強省市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北京、四川、河南、湖北、天津。而2014年前十強省市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北京、遼寧、四川、河南、湖北。
在2014年河北失掉前十席位后,遼寧在2015年成為又一個接棒的省份。
廣東連續25年全國居首
2015年,廣東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64.76億元,連續25年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剔除11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因素后,可比增長12%,增速明顯高于全國。
排在廣東之后的江蘇,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28.59億元,增長11.0%。這是江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8000億元。
廣東和江蘇成為全國兩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8000億元的省份。
位居兩省之后的山東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
另外,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0億元的還有上海,2015年該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19.5億元,比2014年同口徑增長13.3%。
也就是說,前四強省市收入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
此外,浙江、北京、四川、河南、湖北、天津、河北、福建、湖南等省市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突破2500億元。
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217億元,比上年增長8.4%,同口徑增長5.8%。
三省收入負增長
從收入增速看,31個省區市中,西藏增速最高,高達31%(同比,下同),其他增速保持在10%以上的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西、貴州、陜西、甘肅等省市。不過,除個別省外,各地財政收入增速同比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緩。
還有三個省財政收入增速為負數,即山西、黑龍江、遼寧。
公開數據顯示:山西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42.2億元,下降9.8%;遼寧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125.6億元,大幅下降33.4%,為歷史最低水平。
據遼寧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遼寧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9%。根據統計數據(1993年到2015年)看,遼寧2015年3%的GDP增速也創下該省23年來的最低值。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稱,遼寧經濟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資和工業出現困難。
浙粵魯收入質量佳
31個省區市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顯示,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占比下降結構問題顯現,部分地區財政收入結構問題突出。
如:福建稅收收入增幅為2.9%,非稅收入增幅達到9.3%;內蒙古稅收收入增幅為5.6%,非稅收入增幅達到8.5%;甘肅稅收收入增幅為8.1%,非稅收入增幅達到17.4%。
不過,浙江、廣東、山東三省的稅收收入占比出現上升,幅度分別達到8.1%、0.8%、0.2%。
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167.74億元,同口徑占比為92.4%,位居全國前列。
廣東非稅收入增幅較低,主要是各級財政持續加大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和減免力度,2015年廣東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同比下降18.2%、減收90.47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嚴麗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