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劇中女性角色不少在一個耳朵上戴上了三個耳環,頗顯累贅的飾品讓觀眾吐槽“太過”。
在一部虐戀大戲中,因為服飾或者道具而引起觀眾注意的,估計也除了改編自匪我思存的同名電視劇《寂寞空庭春欲晚》(以下簡稱《春晚》)之外,也不多見了。近日在浙江衛視熱播的這部劇,因為一波三折的劇情搭配華美的服裝道具,而引起觀眾的熱議。劇中女性角色不少在一個耳朵上戴上了三個耳環,頗顯累贅的飾品讓觀眾吐槽“太過”。而昨天記者就此問及劇中造型師時,卻得到了這是“高度還原”的答復。
劇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劇組力邀多次拿過金像獎、金馬獎的香港三大造型師之一的吳寶玲親自操刀,更請到了范思哲團隊設計師加入。“劇組在道具的設計、考證上也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心血。”據悉,吳寶玲更是帶領團隊花了近半年時間籌備,力求每一件服裝、發型都有據可查,“從滿族婦女出席隆重場合時梳的‘架子頭’到清朝宮廷中工藝精美的銅質云紋熨斗,都嚴格遵循滿清舊俗‘一耳三鉗’。”
這“一耳三鉗”就是被觀眾吐槽的重點,沒想到卻有依有據,“‘一耳三鉗’的滿族舊俗,滿族女孩兒出生后,一耳穿三孔,戴三鉗,也就是耳環。富者用金、銀、翠、玉為質,貧者以銅圈充之。清代宮廷后妃及民間女皆此妝飾。每逢宮里選秀女,都要事先派人驗看耳朵眼,否則家長受責,這些都是有考據的。”據載,乾隆帝于四十年(1775年)曾說:“旗婦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朕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戴一墜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行禁止。”諸如此類記載在《清稗類鈔》中都屢見不鮮。以后嘉慶、道光等朝也都強調,所以這種習俗在滿族婦女中,延續了很久,“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朝服像上,也可以看到‘一耳三鉗’的形象。一耳四鉗,也是正常現象。滿族貴妃亦有一耳飾5鉗者。鼻左旁亦掛一小環。”
如此細節都要一一還原,可見劇組的用心,而主演們更是為了《春晚》舍棄了不少。“浙江衛視近日對劉愷威發出了《王牌對王牌》的邀請,可惜因為檔期時間問題,劉叔叔只能遺憾與其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