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排練拍攝,一位女孩累得蹲在地下。
全日制學員中60%來自于單親家庭
在趙老師看來,對于走藝術這條路的學生而言,相比文化課,藝術課程更加重要。而文化課中語文、外語相對重要,“數理化”只要懂基本常識,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就行。
其實,學員們的文化課不一定都不好。例如有的學員英語就特別棒,還參加過中央電視臺的英語比賽,拿過四川區一等獎。
14歲的劉語(化名)初三休學,剛來兩周。她就讀于德陽一中,文化課成績中等偏上。
劉語從小學跳民族舞。10歲時,母親帶著她去中央電視臺參加團體舞比賽,第一個鏡頭就是她的大特寫。她覺得自己做明星夢不是心血來潮,她的班主任是當年超女張含韻的班主任,化學老師則是張含韻的同班同學。
沒有休學前,劉語和同學最想知道的是張含韻的電話號碼。他們總想偷偷拿到班主任的手機,翻翻通訊錄,可每次都被班主任吼了回去。這邊未“得逞”,他們便拿化學老師“開涮”:“當年你是不是喜歡張含韻?是不是……”回憶起學校里的趣事,劉語特別開心。
趙老師告訴記者,在全日制學員中,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占比約60%。
“面子工程”很重要
化妝是造星的必備功課
初高中年齡段的年輕人大多素面朝天,坐在教室忙著學習。偶爾會偷偷用媽媽的化妝品,在臉上試著亂抹。
然而,成都這家“中韓練習生”培訓機構里的年輕人,已經是化妝高手了。一番打扮后,都像芭比娃娃一樣漂亮。
一個18歲的漂亮姑娘,讓記者稱呼她“草根王”。高二休學的她一頭孔雀藍頭發,幾個月前染的,現在有點掉色。一個精致的全套妝容,她用時約20分鐘就可搞定。一邊的臉頰上,厚厚的粉底下有幾顆小痘痘冒出來。她笑著說,自己還年輕,偶爾會長點青春痘。
劉語皮膚很好,眼皮上涂著淡淡的銀色眼影,畫上眼線后,原本就大的眼睛看起來更大了。雖然戴著牙套,也是個美人坯子。和記者說話時,她會時不時瞟眼鏡子中的自己。
17歲男孩陳譽,去年7月從廣州單槍匹馬來到成都。來蓉前,他不用洗面奶。可報名后的第二天,他便跑到春熙路商場買了一整套護膚品,每天晚上“水乳霜”全往臉上抹,有點擔心好久沒敷面膜了。“當明星,我需要保護皮膚。”他說,那個月他花了2萬元。
從“素面朝天”到“芭比娃娃”,化妝是造星的必備功課。“草根王”已經學了1年化妝課,化妝已是爐火純青。她在七中育才上初中,在成都鐵路中學上高中。有時候,她會化完妝去逛街,在街上遇到以前的同學,過去打招呼,同學被眼前這個時尚的美女愣住了,以為是哪來的明星或模特。好幾秒后才恍然大悟,認出當年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