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指數觸底反彈后,昨日滬深市場再度下跌,但與此前市場集體下跌不同,昨日市場的結構性特點愈加顯著,已經嚴重超跌或本身已經體現價值的公司有望迎來反彈機會。
顯然,現在判斷市場是否到達絕對底部并不明智,但從行業與個股本身所體現的價值來看,個股比指數更具參考意義。一方面,指數的強勢反彈并不能帶來個股大面積拉升,市場仍體現出反彈行情中的結構性分化;另一方面,在殺跌過程中,近期市場也并未出現個股集體跌停潮,而是越來越多的結構性調整,同時仍有相當多品種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創出某一階段的新高,市場的這種反復下跌和反彈使得個股分化變得越來越明顯,個股的有效性得以增強。
融通基金認為,目前而言,投資者對股票資產避之不及的悲觀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底部的特征。與此同時,在A股市場進入年報業績披露的窗口期,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狀況已經大致得以披露。那些業績表現靚麗、本身仍有較強成長性和市值空間的品種往往會得到基金的關注,尤其是在一波幅度較大的調整后,具有資金共識的品種在市場結構性行情中將更顯強勢。
市場反復劇烈震蕩以及對概念品種的殺跌,實際上也意味著原先的投資邏輯和定價邏輯已經被打破和顛覆,這也勢必需要重新定價。鵬華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戈認為,過去兩年小盤成長股漲幅巨大,其中存在“并購—估值提高—再并購……”這樣一個正反饋機制。2016年是預期兌現年,且市場下跌會直接打破這個反饋。因此,需要關注傳統周期性股票的投資機會,一是去產能,二是2015年10月后的政策寬松,總會產生些作用。張戈同時認為,一般來說,一個年度中市場會有1至2輪波動,現在再賣的價值不大。漲快跌久的市態下,未來如果買入還應留意積極尋找賣點。
至于具體操作策略,大摩華鑫一位基金經理認為,行業和個股選擇應以穩為主,可持續關注大健康、大消費以及市場整體大幅下落后的價值型股票,同時對未來年報中或將有超預期表現的品種可提前判斷和布局。同時,部分基金經理也強調關注面向00后和90后等個性化消費領域,整體而言,市值具有吸引力的成長股仍是當下資金布局未來反彈的主要品種。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