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為了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花費15萬元炒一份4192公斤的揚州炒飯,創下紀錄之后,炒飯用于喂豬。后來,吉尼斯取消了這個“世界最大份炒飯”紀錄,理由是把炒飯喂豬造成巨大浪費。吉尼斯的決定就是出于道德考量,在尚有很多人溫飽沒得到妥善解決的情況下,用每公斤36元的價格炒飯喂豬是道德所不允許。
道德在經濟活動中如此重要,有時我們寧肯犧牲一些經濟利益也要遵守道德。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與道德無關”的謬論一直在傳播,為不擇手段地攫取經濟利益進行辯護。
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也就是財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的規律。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規律只有兩種,即自然規律和自由規律,前者是自然學說,后者則是道德學說。人的任何經濟活動均受動機支配,而動機又由意志支配,這種意志就源于道德。
人和畜生的主要區別就在道德。人是講道德的,畜生則沒有道德觀。如果說經濟學與道德無關,那經濟學也就與人無關,與人無關的經濟學研究它干什么?“叢林法則”是自然界動物的生存規律,最多是人類野蠻時期的社會形態,它與現代人類文明格格不入,更不能稱其為“經濟學”。所以說,經濟學既然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就必須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人類的任何經濟活動都要符合道德。
嚴格地講,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是位偉大的哲學家,他講授了十幾年的道德哲學。經濟學就是從道德哲學體系里衍生出來的學科,怎么會與道德無關?看看斯密出版的著作便可知:第一部分是自然神學;第二部分是倫理學,其講義匯編成《道德情操論》;第三部分是與正義有關的倫理學;第四部分是《國富論》。他在《國富論》開篇就指出:“社會大多數人境況的改善,對社會只有利,沒有弊。社會大多數人陷于貧困,絕不是一個繁榮、幸福的社會。”
研究經濟學的目的就是增進社會繁榮和人類幸福,僅靠金錢和物質不能讓人幸福。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在滿足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后,還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所有這些需求僅靠個人努力是難以實現的,必須用能代表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道德去規范。
人類對財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要符合用某些道德規范構建的社會制度,如生產的安全要求、最低工資標準、納稅、社會福利保障、公共品的提供等,為此,經濟學更準確的稱謂應該是政治經濟學。但當有的人養老金每月幾十元,可有的人的養老金每月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有的人病了無錢就醫,可有的人住一次院就要花納稅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這就值得深思了,因為它背離了公平正義的目標。
經濟活動中要講契約精神,一份契約的有效性在于它是否符合法律,而法律就是社會公眾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道德底線。所以,經濟活動的價值要用道德去評價,符合道德的經濟活動對人類是有益的;不符合道德的經濟活動對人類是有害的。毒品的生產、交易和消費就是不道德的,是有害的;買賣婚姻是不道德的,是有害的。
在任何文明社會,道德與經濟發生沖突時,法律的天平理應傾向于道德。美國新澤西州生物化學家威廉姆的妻子不能排卵懷孕,這對夫婦便通過中介尋找一位愿意為他們代孕的婦女。1984年3月,29歲的已婚婦女瑪麗與威廉姆簽訂代孕合同,用威廉姆的精子讓瑪麗懷孕(人工授精),分娩后威廉姆支付瑪麗一萬美元的報酬并支付所有醫療開支,瑪麗則把嬰兒交給威廉姆。威廉姆另外支付給中介7500美元。
瑪麗于1986年3月27日產下一女嬰后變卦了,她拒不把嬰兒交給威廉姆,要自己留下。雙方就孩子的歸屬鬧到了法庭。1987年4月,新澤西州高等法院判決該代孕合同有效,認為交易就是交易,這是雙方自由、自愿簽訂的合同,理應遵守,瑪麗沒有母親的名分,必須把孩子歸還給威廉姆。
但瑪麗不依不饒,上訴到新澤西州最高法院。1988年2月3日,新澤西州最高法院裁決該代孕合同無效,因為它首先違背了社會公德并且有買賣嬰兒的成分;再有,瑪麗簽訂代孕合同時并未獲得足夠的信息,她無法知道妊娠會給她帶來何種情感,便恢復了瑪麗母親的名分,但把嬰兒的監護權判給威廉姆,因為威廉姆夫婦的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條件比瑪麗優越,孩子在威廉姆家更利于成長。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寫道:“幾乎所有近代經濟學奠基人都具有溫和的性格并富有同情心,他們很容易被人道主義熱情所感動。他們關心的不是自己的財富,而是財富在人民大眾中的分配。”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也認為,政治經濟學必須由思想高尚的仁慈的人來研究。由此可見,一個不講道德的人、一個拜金主義者不具備研究經濟學的資格,不配做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