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我與小康夢
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16-02-01 16:57:01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題:我與小康夢

新華社記者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7000多萬貧困群眾能否如期脫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在2016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走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探訪當地近年來的變化,傾聽貧困群眾的小康夢想。

革命老區:搬出“窮窩”斬“窮根”

寧夏固原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山大溝深、條件惡劣,不少貧困群眾在貧瘠的土地上難以擺脫貧困。為此,當地啟動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固原全市5個貧困縣區已經有21.6萬貧困人口搬遷到近水、近路、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移民區。

在固原市的縣內遷入區,記者看到,學校、衛生院、自來水、溫棚、羊圈等生活生產設施一應俱全,移民們開始了新的生活,逐步融入城鎮。

“以前住的地方,一年到頭種點洋芋都爛在窖里了,孩子上學也不方便,哪還有什么收入?”40歲的村民郭梅花告訴記者,在老家西吉縣興隆鎮洞洞村,出村的唯一一條路被大溝斷開,車出不來進不去,只能靠步行。

搬遷到40公里外的移民新村,出行、打工方便,加上政策扶持,郭梅花全家生活大為改觀。“以前主要靠種洋芋、養牛羊生活,現在丈夫學了點手藝,大半年都可以在附近打工,一天能掙200多元。”

談起未來的期盼,郭梅花笑著說:“家里兩個女兒一個20歲、一個18歲,她們都想繼續上技校學習,我們會一直供下去,希望她們以后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民族地區:偏遠苗寨暢通途

核桃寨,一個美麗的名字。然而,位于貴州織金縣烏蒙山區深處的這個偏僻苗寨,曾經的生活并不“美麗”。由于寨子里沒有路,拉煤車進不來,老人、孩子只能用“背簍”背煤取暖。村民們辛苦一年養大的豬,根本沒人來收購。

“沒有路,核桃寨就只能永遠這樣窮下去。”5年前,在貴陽“背簍”打工10余年的楊文學決定,用打工積攢下來的13萬元為村里修路。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幫扶下,歷時3年,一條緊貼懸崖、跨越河谷、穿寨入戶的2公里連寨路終于修通了。

“通路一年來,寨子里新蓋了30棟新房。”走在寨子的水泥路上,楊文學驕傲地告訴記者,當年很多和他一起在外面當“背簍”的兄弟,都陸續返回老家,修起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

盡管公路已經修通,但楊文學的眼光看得更遠。“人不能一輩子都干背簍,等老了,怎么辦?”如今,他在家專心搞肉兔養殖,目前規模已有1000多只。鄉里依托他的養殖場發展養兔扶貧項目,覆蓋30戶農戶,其中有27戶是貧困戶。

“過去,我們這里是鳥不拉屎的窮山窩,未來核桃寨一定是個好地方。”楊文學說,除了種植養殖,今后他還要帶領大家發展鄉村旅游,讓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

邊疆地區:勞務輸出“挑大梁”

眼下,新疆喀什地區烏帕爾鄉正值嚴冬時節,趁著農閑,不少年輕人正收拾行囊,準備出遠門到沿海省市打工。與以往不同的是,近些年來,隨著當地勞務輸出力度加大,農村地區婦女漸成打工“主力軍”,撐起家庭“小康夢”。

記者見到家住烏帕爾鄉二村的維吾爾族姑娘阿斯木古麗·蘇萊曼時,她穿著淡藍色的羽絨服,卷曲的頭發高高扎起,蹬著一雙高跟皮靴。今年29歲的她,已在廣東、山東兩地打工7年。這些年來,她不僅用打工掙來的近20萬元為父母蓋起寬敞的磚瓦結構新居,還為家里購置了拖拉機,使原本只能基本解決溫飽的家庭成了村里的富裕戶。

阿斯木古麗·蘇萊曼是當地第一批參加勞務輸出的務工人員,受陳舊觀念影響,當時還遭到不少村民非議。可當村民看到她給家里帶來的切實變化后,逐漸改變了看法,送姑娘外出務工成了“有面子”的時髦事兒。如今,村里外出打工的女孩一年比一年多,僅是跟著阿斯木古麗·蘇萊曼外出務工的婦女就達100多人。

“我一個月收入能有4000多元,因為有縣里的好政策,我們打工能省下不少錢,我也給自己存了好幾萬。接下來的計劃是,和一起外出打工的姐妹們開個大超市,通過創業來實現人生夢。”阿斯木古麗·蘇萊曼堅定地說。

連片特困地區:整合資金“辦大事”

趕在過年前,53歲的馬佰成一家完成了新房裝修并正式入住。新房子里不再是過去散發著土腥味道的土炕,取而代之的是和炕一樣暖和,但不再冒煙、更加衛生的電暖床。

馬佰成生活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鎮張灣村,屬于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一院敞亮整潔的磚瓦房,是這個貧困農民大半生的夢想。

而在當地蓋一座新房,至少需要15萬元,這在貧困的西北農村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要是讓我拿出這么多錢,這一輩子就住不上新房子了。”馬佰成說,盡管房屋總價挺高,但他的首期投入只有4萬元,剩下的部分都是政府提供的。

政府提供的資金中,一部分是各種補助,農村危舊房改造的補貼有2萬元,扶貧異地搬遷的補助款也有2萬元,還有幫扶的一家大企業給了2萬元資金;另一部分,是當地政府擔保的5萬元貼息扶貧貸款。

馬佰成一家的變化,得益于精準扶貧戰略實施之后,甘肅加大整合各類扶貧涉農資金投入,集中力量辦大事。大手筆投入,在短時間內讓許多貧困戶和貧困村莊發生了大變化。

望著干凈的新家,馬佰成感慨地說,“新年新氣象,在年前搬進新家,往后的日子就更有盼頭了。希望新的一年我們村莊的面貌發生更大的變化,大家一起奔小康!”(執筆記者:林暉;參與記者:楊洪濤、鄒欣媛、阿依努爾、屠國璽、李偉)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