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01日訊
中國1月制造業PMI數據出爐。其中,中國1月官方制造業PMI 49.4,預期49.6,前值49.7;中國1月官方非制造業PMI 53.5,前值54.4。此外,中國1月財新制造業PMI 48.4,預期48.1,前值48.2。以下為證券時報網為您整理的最新機構專家點評一覽:
屈宏斌:經濟在一季度內仍將承壓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了1月份制造業PMI數據,1月制造業PMI跌0.3至49.4;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1月錄得48.4,較2015年12月回升0.2個百分點,連續11個月處于榮枯分界線下方。
對此,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稱,較前月微升至48.4,略高于市場預期。內需降幅略微收窄,帶動新訂單小幅回升,加之價格降幅明顯收窄,是指數略升的主因。盡管如此,下行壓力不可忽視。出口訂單加速下滑,就業仍不樂觀。官方PMI指數本月再創新低,經濟在一季度內仍將承壓,促使政府出臺更有力度的財政,貨幣寬松。
民生證券解讀1月PMI:宏觀風險短期內緩解
2月1日消息,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了1月份制造業PMI數據,1月制造業PMI跌0.3至49.4,民生證券表示,結構性問題已經超越周期性問題成為主要矛盾,供給側改革取得效果之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民生證券指出,雖然持續的貨幣寬松和穩增長并沒有改變經濟下行趨勢,但宏觀風險短期內緩解。下面是民生證券主要觀點:
1、1月制造業PMI跌0.3至49.4,持續的貨幣寬松和穩增長并沒有改變經濟下行趨勢。一方面,財政收支壓力束縛財政擴張空間,僅靠貨幣寬松無法解決周期性問題。另一方面,結構性問題已經超越周期性問題成為主要矛盾,供給側改革取得效果之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2、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別比上月下滑0.7和0.6個百分點,內外需持續萎縮,內需受制于收入增長放緩,產能過剩。出口受制于全球經濟低迷和競爭性貶值。
3、產成品庫存下降1.5至44.6,原材料庫存跌0.8至46.8,市場預期不佳,企業繼續主動去庫存。
4、就業指數回升0.4至47.8,就業持續下滑,但并沒有明顯加速出清的跡象,供給側出清仍需時日。
5、經濟持續下行,但宏觀風險短期內緩解:一是進入數據真空期,二是進入兩會憧憬期;三是美聯儲3月加息概率降至15%,最早加息日期推遲到12月;四是央行加強資本管制+干預,匯率企穩。中期風險不減:一是經濟持續下行,二是匯率再度被動升值之后必將再度貶值;三是央行陷入匯率和利率、外部與內部目標的兩難,不像去年那么自如,近期放棄降準就是例證;四是供給側改革意味著釋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