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拍現場
據《新華日報》1月30日報道,“大家可以等一等,加價實在比較猛。”“請大家冷靜出價!”
一邊是土地拍賣會主持人的“友情提醒”,一邊卻是頻頻舉牌加價的房企,87輪報價后,南京單價地王紀錄被改寫為42561元/平方米!而這一地價,足以“秒殺”當地約99%在售樓盤的房價!
1月29日下午3時,南京政務服務中心1238室,馬年最后一場土拍起槌,位于河西、城北、江寧的9幅地塊悉數登場,創紀錄地吸引到50家房企報名競拍。在狂熱的拍賣氣氛下,這場土拍會一舉為地方政府“錢袋子”做出了139億元的貢獻。
開場首拍的G68地塊最為“功不可沒”——
這幅位于河西中部的二類居住用地,實際出讓面積69205.46平方米,起拍底價27.05億元,按1.0-2.2的容積率計算,起拍樓面價已經不菲,達到17767元/平方米。
從27.05億、27.2億,一直到56億、57億、58億……15家房企報名參與競拍,多家房企報價時豪氣沖天,直接“跳價”火拼,更有甚者,一次舉牌就直接加價7億元!當地價突破3萬元大關之后,不少房企無心戀戰,轉而圍觀。上海建工與融創地產之間卻較量正酣,互不相讓。直至87輪時,“國”字頭的上海建工終于以64.8億的報價將地塊攬入懷中,溢價率高達140%,樓面地價則升至42561元/平方米,南京新地王就此誕生。
42561元/平方米的地價是什么概念?它是2015年10月前任地王24026元/平方米身價的1.77倍。再往前追溯,2012年至今5年間,“地王”頻出的河西中部地價,已從12789元/平方米一路飆升,漲了3倍之多!再以房價衡量,當前南京售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的新房仍然十分有限,均價超過42561元的也僅有1家,這也意味著這個地價幾乎已貴過所有在售新房的身價。在南京,“地王”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2013年10月,拍出16979元/平方米的地王;去年6月,拍出21203元/平方米的地王,同年10月拍出24026元/平方米的地王;此次“換位”,則只用了3個月。
地價與房價互為推手。新地王既出,河西南部有樓盤也很快喊出了4萬元的房價,而在此之前,河西已有8家樓盤放風要賣“4萬元”,二手房賣主報價更是樂觀,河西報價過4萬元的二手房樓盤已有9家。
同場還拍賣出3個區域級地王,燕子磯一地塊拍出17946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板橋一地塊拍出10689元/平方米樓面地價、江寧大學城一地塊拍出14153元/平方米樓面價。放眼望去,除高淳、溧水、六合外,目前南京各大板塊的地價幾乎都在萬元以上。
采訪中有解讀認為,南京特大城市的定位以及交通樞紐、領先的科研及教育優勢等,使其具備了強大的城市能級,對外來人口形成強大的磁力。記者了解到,南京不少中高端樓盤云集了當地、蘇中、蘇北及安徽等地的購房人,有些樓盤外地人購房量甚至占到一半及以上。
統計還顯示,南京目前821萬人口,過去5年中增長了10萬人口,而這些人口以高素質的人才居多,畢竟每年南京高校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都選擇留在了南京,而越來越多的外地及國外企業也將南京作為研發投資之地,這為當地房地產消費市場提供了購買力支撐。
需求支撐成交,而成交的高企,反過來又推動房價的上揚,繼而再推高市場預期。同時,在實體經濟疲軟、股市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一些實體從業者轉而又將資金“挪窩”到樓市,南京城東一家樓盤去年下半年銷售時,就復現實體企業老板將企業固定資產抵押貸款,一口氣投資16套房的實例。
而在一線城市土地已十分有限、地價高攀不起的情況下,更多房企也轉而將目光投向了房價連漲、行情獨立的南京。南京房地產市場,儼然已成資本市場。
“不拿高價地就無地可拿”,在瘋狂的資本游戲面前,有豪氣沖天,也有無奈與感嘆。“拿了地王賣給誰?”面對這一提問,有參拍房企老總的回答是:“賣給接盤俠。”
樓市高歌猛進,帶淚的總是剛需,百萬以下房源已經十分稀缺,他們的選擇空間愈加逼仄。網友有言:“一年工資也就買一平米,房價如此生猛,讓沒買房的人如何有勇氣留在南京?”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