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連續暴跌的情況下,最近一段時間,市場期盼的降準遲遲未現,但央行頻頻通過逆回購、SLO、MLF等方式對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并引導市場利率下行。據統計,自1月15日開始至26日,央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已經達19825億元,接近兩萬億。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期盼的降準遲遲未現,但央行頻頻通過逆回購、SLO、MLF等方式對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并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作用當量堪比降準100個基點
前日,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3600億28天期、8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分別為2.25%、2.60%,利率均與上次操作持平。此次投放刷新近3年最大單日投放規模。此前單日投放量最高點為2013年2月5日,當日投放4500億流動性。
1月22日當周,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貨幣凈投放量刷新了8年來的單周紀錄。除此之外,央行更是通過SLO、SLF、MLF、PSL等多項工具投放了大量的流動性,單周流動性凈投放量高達萬億元以上,其作用當量堪比降準100個基點。
央行的大手筆投放使得銀行間流動性重回寬松。數據顯示,shibor7天利率下降至2.3590%,隔夜利率降至1.9950%。而1月中旬,由于外匯占款持續下降、財政存款投放減少以及春節取現等多個因素共同影響,短期資金需求大增,當時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高達5%,流動性高度緊張。
流動性太過寬松會對匯率形成負面沖擊
央行最近召開的商業銀行座談會指出,根據春節前流動性缺口的構成和期限特點,將加強預調微調,提前對春節前后的流動性安排進行布局,有效滿足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對于中期流動性需求,央行將通過分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操作安排6000億元以上資金予以支持。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會上表示,春節前后確實存在流動性缺口,但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政策信號太強,流動性太過寬松會對匯率形成負面沖擊。央行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可以替代降準,補充流動性。
華創債券報告指出,如果剔除包括非銀存款不繳納準備金的影響,按照一次降準0.5%計算,大約等于釋放流動性6300億元。央行這6000億元的中期流動性投放相當于降準一次。
過度采用降準措施可能對短期利率造成壓力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日前也明確表示,這次央行提供6000億元以上的中期流動性,有替代降準作用的含義。目前之所以傾向于采用上述短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是因為春節期間對流動性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節之后不少資金就會回籠。如果過度采用降準的措施,可能對短期利率造成過大的下行壓力,不利于穩定資本流動和匯率。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指出,對于資本流出帶來的長期流動性沖擊,短期工具難以補充流動性需求。春節后短期因素將退出,央行釋放的短期流動性也將集中到期。到時如果流動性繼續趨緊,預計央行將再度出臺降準措施。記者程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