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在《中國好聲音》第五季線下海選如火如荼之時,唐德影視(300426,收盤價72.60元)的一份與《……好聲音》版權方Talpa傳媒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的公告,卻引出未來節目國內版權可能易主的消息。
《中國好聲音》制作方燦星制作的人員上周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了解到唐德影視的相關公告內容。近日則進一步表示,“中國好聲音”品牌仍然屬于燦星制作,目前燦星與Talpa還有幾年合約。而唐德影視一位高管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燦星與Talpa的版權合約已經到期。
唐德影視簽署合作意向書
自2012年7月開播以來,《中國好聲音》已經創造了一系列奇跡。開辦4季,始終蟬聯周五所有時段收視冠軍;第一季“好聲音”更是取得5.308%的超高播出收視率,成為內地電視史上首播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
《中國好聲音》其意義還在于成為一檔真正的制播分離的節目。開播之初,《中國好聲音》就由浙江衛視和燦星制作合作,同時雙方采用了“投資分成”的新型商業模式。
近年來,好聲音廣告競標會的價碼連年攀升,到了第四季總決賽的一條60秒廣告,更是拍出3000萬元的天價,這一切自然讓制作方燦星制作賺得盆滿缽滿,而日前唐德影視的一紙公告卻讓燦星驚出一身冷汗。
1月20日,唐德影視發布公告,公司與Talpa傳媒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書,Talpa將授予唐德影視《……好聲音》(TheVoiceof…)節目的開發、發行、營銷等獨家權利和許可,并向其提供創作和制作支持服務。
該意向書中主要包含兩項合作內容:第一,由Talpa及唐德影視或各自的關聯公司共同設立中外合資公司,在中國開發和使用電視模式、商標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第二,Talpa向公司授予《……好聲音》節目相關權利,并提供相關服務。
唐德影視表示,本次合作有利于公司搶抓有限的優質電視節目IP資源,加快產業深度布局,推動公司電視欄目制作和運營業務盡快做大做強。
雙方各執一詞
2011年,國內版權代理公司IPCN從Talpa手中買斷了在中國的獨家發行權,將其制作權授予星空傳媒旗下的燦星制作,并已連續四年開播四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8月,第四季完成之后,有消息稱,燦星制作從Talpa手里只買了四年的版權,而該公司的“好聲音”版權已被某A股上市公司購買了。
對此,燦星制作當時回應,稱《中國好聲音》版權都是三年一簽,2014年已經續簽到了第六季。并表示,“版權是三季一買,而且我們跟荷蘭(Talpa)的合同里有優先權條款,在內地,除非燦星不買,別家才能買。”
針對此次唐德影視公告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1日曾致電燦星制作,當時燦星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尚未了解到該信息。
1月22日,燦星副總裁陸偉對媒體表示,雖然“TheVoiceof…”的品牌屬于Talpa,但“中國好聲音”的中文節目名稱屬于燦星,即便Talpa結束模式授權,燦星依然擁有“中國好聲音”這個品牌。何況當下,公司與Talpa還有幾年合約,同時擁有獨家優先續約條款。
“中國好聲音”的版權對于燦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唐德影視給出了一份與陸偉截然不同的說法。
唐德影視一位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燦星的版權已經到期,唐德影視在和荷蘭公司談的時候,荷蘭人告訴唐德影視的是,燦星再沒有權利了。
同時,上述唐德影視人士表示,將于近日召開發布會對此事進行詳細說明。根據公告內容,Talpa及唐德影視力求在2016年2月8日之前簽署理解備忘錄,用以總結合資公司交易的主要條款。如果Talpa及唐德影視在2016年2月8日之前未能簽署最終模式協議,那么本意向書下關于模式交易的條款將在2016年2月8日結束時自動終止。(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