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梅菀
昨日,農業銀行H股開盤報2.65元/股,較前一日收盤價下跌2.93%,收盤報2.71元/股,下跌0.73%。
農業銀行近期公告稱,該行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農業銀行稱,公安機關對此已立案偵查。
此次建國以來金額最大的金融機構票據窩案,其影響也是行業性的。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包括五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經開始對票據業務進行自查,并加強此項業務的風控。
上周一至周三的銀行間資金緊張亦有觀點認為與農業銀行此次票據事件相關。“中小銀行的通常做法是通過票據抵押向大行融資,部分票據中介也通過農商行、城商行背書的通道式做法,以此獲得大行資金,大行如果加強風控,對資金面的影響可見一斑。”華東地區一家券商分析師說。
根據相關數據,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票據貼現余額暴增。2012年到2014年全國金融機構票據貼現余額大致在2~2.5萬億之間,到了2015年三季度末,這一數字增長到4.3萬億。“去年票據貼現金額大增并不意外,本身票據貼現余額和上證指數的正相關性就比較強烈,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漲肯定吸引了大量資金轉移到票據融資入市。”上述券商分析師說。
根據農業銀行2015年半年報,截至去年6月30日,農業銀行票據貼現余額為2598.62億元,較去年年初上漲65.15%;去年三季報顯示此數字進一步上升到2963.48億元。
昨日,標準普爾宣布不會因票據案調整農業銀行評級,其報告中稱,“事件所涉及金額僅相當于農業銀行截至2015年9月30日股本的0.3%,因此產生的潛在損失對該銀行的資本影響并不會很顯著。雖然該事件可能令人質疑農業銀行在內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但該公司視中國銀行業的公司治理和透明度為劣勢因素,因此在對中國銀行業的國別風險評估中已將此因素考慮在內。”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