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請回答1988》帶著收視最高記錄完美收官,劇中主創人氣也猛烈高升。然而這部作品的成功更在于故事的內核,完美還原了一個青澀每個人都容易引發共鳴的青春時代。
騰訊娛樂專稿文/吳彤
韓國tvn臺電視劇《請回答1988》在1月16日完美結局,大結局更是以收視率19.6%,創下韓國有線電視自1995年正式開始以來的最高收視記錄。因為這部劇的火爆,劇中主演的人氣也迅速上升,走到哪里都成了圍觀的對象。日前,主演們接受了劇組的休假安排,集體去往泰國普吉島度假。據前線群眾發來的圖片來看,“雙門洞的小伙伴兒們”在機場引來了粉絲們的熱情圍擁。
《請回答1988》主創在機場人氣火爆
至此,一場持續了四個多月的全民“猜老公”游戲就這樣圓滿結束。這部劇中沒有狗血虐戀、出生的秘密、車禍現場等韓劇的老套路,有的只是一個溫暖而充滿人情味的雙門洞。故事的最后,小伙伴兒們都搬離了雙門洞(劇中人物主要居住的胡同),而觀眾的眼淚,也不止是流給1988年的青春,更是留給了自己的“雙門洞時光”。
看過了《請回答1994》、《請回答1997》的觀眾都知道,請回答系列總有一個傳統,就是隨著劇情發展“猜老公”。編劇總是通過各種模糊地暗示,讓你猜不透女主最終和誰在一起。
德善和阿澤(男二)
德善和正煥(男一)
所以,一開始觀劇的所有人幾乎都是奔著“猜老公”去的,而最后的結局讓那些站錯cp的“反老柳”黨(反正老公是柳俊烈)很是遺憾,甚至有人不滿老公是阿澤,不斷給劇打一星,使得該劇的評分從五星一下變成二星。
《請回答》系列劇的評分:“老公”站錯隊《1988》慘變2星
然而完整地看完這部劇發現,它帶給我們的驚喜遠遠不止站對CP那么簡單,因不滿結局的“老公”而降低評分,對《請回答1988》實在是太不公平了!無論德善最終和誰在一起,都影響不了這部劇的深度,關于家庭、關于友情、關于愛情。
編劇李有靜除了寫出《請回答》系列,還是韓國TVN綜藝節目《花樣爺爺》的編劇,不難看出她的實力。整部劇對所有角色都做足了鋪墊,用心塑造,他們平凡得就像我們身邊的你我他,成績不好愛臭美的高中生、總是表面不合的父母、委屈的老二、單親家庭的困惑、刀子嘴豆腐心的損友、所有體育課都成了自習的高三日子、連黑皮膚小眼睛的小伙伴兒們都丑得那么像鏡子里的自己。
劇中對高中生活的神還原
或許正是許多的“好像”,才讓那段故事,看著看著就成了自己的。
1988年的韓國沒有可供我們追不完的韓劇,沒有唱不完的K-pop舞曲,沒有整容,沒有長腿歐巴。除了萬年不變的泡菜,那一年,韓國漢城奧運會成功舉辦,所有人因為選手們的斗志而一起笑一起哭;那一年監獄內訌,罪犯向社會拋出“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的吶喊;同樣是那一年,因為快速發展產生的各種矛盾開始爆發,抵抗和妥協讓人民陷入了痛苦,各處不安躁動開始爆發。
那是什么讓我們感受到1988年的真實感呢?
是家長里短的溫暖,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苦澀,是涌現在細枝末節的時代感,是感嘆歲月流逝的情懷。
那些大歷史背景,只是編劇用來筑構溫情的動機,所以有了一波三折后當上奧運會舉牌小姐的德善,有了整個胡同為她驕傲的吶喊;有了激進的大學生寶拉,有了不顧一切為她擔保的父母。
如果“請回答94”、“97年”告訴我們,青春是美好的,千金不換的。那“1988年”告訴我們,青春之所以美好,從來不是因為它能甜蜜到底,而是因為在那段我們能嘗盡酸甜苦辣,經歷聚散離合,我們從來不用一個人面對。
家庭:能撫平傷痛的都是家人
【爸爸不是超人,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女主德善是一個善良的高中生,在家中是老二,因為姐姐是姐姐,弟弟是弟弟,所以身為老二的她必須要懂得謙讓。
因為善良,所以只有兩個荷包蛋,要假裝自己不需要,留給姐姐和弟弟。爸媽把雞腿給姐姐和弟弟,自己默默地吃雞翅也不會抱怨。而她的愿望只是不要每年都“蹭”姐姐的生日把自己的生日變成了“順便”。
可是當努力練習奧運舉牌小姐的她得知不能參加奧運會,那天,原本脾氣很好的“老二”終于爆發了。
面對父母的偏心,不公平的對待,二女兒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可是除了自己委屈,我們不知道的是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他“不知道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二要好好關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p>
因為靠得太近,所以會有摩擦,可那又能怎樣呢,所有人都是在犯錯中成長起來的,父母也一樣。就像我們總認為父母永遠都不了解自己,有時候我們也不能了解當父母的困惑,也不會不知道,爸爸總是裝成無所不能的樣子,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其實他也會擔心,會有弱點,會害怕成為不了家人的依靠。
德善的爸爸媽媽平時每天都在吵架,可是當德善的媽媽查出疑似癌癥的時候,德善爸爸也會喝酒買醉哭成狗,擔心失去一花。正煥的爸爸總是覺得自己是男人,什么都能修好,不愿承認不會修電器,把電線剪到最短也沒有用。阿澤的爸爸看似木訥淡定,可當知道兒子可能有生命危險,也會瘋狂地徒手開鎖,哦,還有,他還怕老鼠。
原來爸爸們只是裝成超人的樣子,超人也會沒電。
【無論多大,媽媽永遠是媽媽】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等自己到了媽媽的年齡,她依然是守護神。所以善英在得知媽媽不忍戳穿自己生活的拮據,默默留下一點錢的時候痛哭。無論多大年紀,好像哪怕只要是聽到媽媽的聲音,所有的委屈都會無限放大。
媽媽是最強的存在,她永遠都在不停地為家人操勞,好像這才是她的價值。當劇中正煥的媽媽離開了幾天,發現家里的三個大男人都過得好好的時候,她并沒有很開心,媽媽這個存在,就是來嘮叨你,嘴上說著對你的各種不滿,心里卻竊喜:你的世界,原來她是必不可少,一天也不可以。
所以人這一生中,最大的軟肋,就是失去媽媽。因為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弦。
無論長到多大,想起媽媽還是會把最柔軟、最脆弱的心留給她,大人們只是在忍,只是用故作堅強來承擔年齡的重擔,大人們也會疼,也會想念。
所以趁媽媽還在,接受她的靠近,就像小時候她常常逗你玩兒,你用單純的大笑回應一樣,她也想成為你世界里的呼應。她想知道關于你的一切,只是因為你長大了,她孤單了。
或許家人最不懂自己,但是懂不懂有什么重要的呢?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的家人的那顆心。
友誼:你身上有我的模樣
【雙門洞五人幫】
雙門洞五人幫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個性,可聚在一起,卻又有聊不完的話題,這就是朋友。這幫少年們每天一起吃著拉面,聽著李文世的歌,跳著消防車的舞,互相看不上,互相嫌棄,卻又自然地互相照顧著。
阿澤雖然是個圍棋天才,但是生活上的事情總是不能自理,所以正煥會幫他系鞋帶,東龍會給他加泡菜蘿卜,善宇會給他系好襯衫紐扣,德善會為他鋪好加熱毯、買好晚飯。雖然阿澤在外人面前是個大明星,但是在他們中間,他只不過是個普通人,他可以輸,不用一直贏。在他輸了比賽的時候,大人們都只是善意地安慰,而朋友會說“哎,你輸慘了呀”、“小區的臉都讓你丟光了”,而他們的目的只不過是想讓你大罵一場,不用把所有的壓力都自己承擔。
當善宇被學長欺負,非要他摘掉已故的父親留給他的項鏈,還說出難聽的話時,原本膽小的正煥挺身而出,給了那個學長一拳。那個年紀我們沖動,我們瘋狂。但是借著友誼的名義,我們也學會了不再一味地妥協。
他們五個人好像成了一體,無論誰有事,都會牽動所有人的心。阿澤去比賽,大家都守在電話前,收音機前,沒有哪次錯過他的消息。這種默契,大概就是一起長大的情誼。
【一個胡同的情誼】
雙門洞“TTS”
在這個胡同里,有三個阿姨,總是坐在胡同里的長板凳上,邊摘菜,邊家長里短聊個沒玩。大家總是喜歡互相送著吃的東西,禮尚往來可苦了這幫跑腿的孩子。在最后寶拉和善宇照結婚照的時候,東日對著正煥、東龍一家說:你們也來,你們也是家人??刹皇锹铮谝换榈律频男迣W之旅而愁錢的時候,想去跟暴發戶正煥媽媽借錢,卻沒開的了口,但最后在正煥媽媽送來的玉米籃中發現了裝著錢的信封。在單身的阿澤爸爸生病的時候,三家人輪流照顧。暴發戶正煥一家常常做好多新奇的東西喊整個胡同的人來一起聚聚,大人一桌,孩子一桌。大人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身邊事,無趣也變得有趣,日子也變得跳躍起來。
雙門洞之所以溫暖,恐怕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大人之間暖暖的情誼在感染著。雙門洞不僅是孩子們的青春,也是孩子們的爸爸媽媽的青春,不僅有“五人幫”的友情,也有鄰里間家人般的溫情。
初戀:為什么不是我
再見初戀那一集中,正煥最后的內心獨白告訴自己,也告訴觀眾:緣分和時機都不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偶然,而是一方出于本心的選擇。搞怪的不是時機,而是猶豫和遲疑。
原本他只要輕輕邁出一小步,就不會錯過。
如果說德善喜歡上善宇是朋友們的誤會推動的,那么德善對正煥的情感恰恰是自己自然而然的發現。在公交車上,正煥穿越過擁擠的人群,為德善護起人墻,兩人沒有對話,只有德善輕輕揚起的嘴角,這個時候,她大概就感受到了正煥的愛吧。
可是正煥可能還不知道怎么表達這樣的情感,或許是太過于掩藏自己,也或許是知道了阿澤也喜歡德善,在友情面前選擇了退讓,面對德善的等待,他的回應都太過冷淡。他不知道愛睡懶覺的德善為了跟他一起上學凌晨五點就出門,不知道德善小心翼翼地打探他的心思,不知道德善多么希望他穿上自己為他買的的襯衫。
我們的學生年代,好像也有好多的錯過,那個偷瞄的眼神剛好裝上,那個傳來的小紙條不只是玩笑,只是我們一邊羞于表達,一邊酷酷的裝模作樣,太多的朦朧和不確定,誤會和忐忑讓那個心里人越走越遠。再見初戀,即使遺憾,和你在一起的瞬間幸福也是無法替代的。
而阿澤卻不一樣,他從一開始就向所有人坦白,沒有掩蓋,心肝情愿地讓德善拿零食耍自己,纏著德善讓她倒水倒咖啡,為德善擋住飛來的球。而德善對他的照顧也是自然的過度,出于友情卻超越了友情。
本來在愛情里就該有應和,阿澤做到了,他放棄了比賽的資格去找被放了鴿子的德善,他脫下外套給瑟瑟發抖的德善,告訴她是因為自己熱。他出現在每一次德善需要他的時候。比起正煥,他更加懇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愛,他寵溺的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她,沒有假裝,沒有掩藏。
所以最終正煥對德善的坦白只能變成玩笑,他的軍官戒指也只是留在空無一人的座位上。
94、97年里初戀是美好動人的,而1988年,初戀是苦澀不安的。
94、97年里友情是無堅不摧的,而1988年,友情是青春不在了,我們也可以擠在一張被子里偷偷放屁。
94、97年里我們看到了偶像的力量,而1988年,我們懂得了,最大的偶像永遠是自己的父母。
愿你的初戀還能讓你想起來偷偷地笑,愿你的家人不老永遠陪在你身邊,愿你和少年時的伙伴還可以一呼全應,愿你們在青春里都沒有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