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磊屬于那種“如果上帝給了他一根竹竿,他就能撬動地球”的人,在拍完《華胥引》的電影之后,他的下一部劇是《九州天空城》,終于圓了他幻想了8年的奇幻之夢。
騰訊娛樂專稿(文/楚飛編輯/鄧佳視頻/張葛洋制圖/黃文驍)
雙魚座的楊磊自嘲“總是被人嫌棄”。
第一次和他認識是在一個飯局上,還有他的搭檔樊斐斐——如今他們一個是《九州天空城》的導演,一個是制片人——楊磊坐在飯桌的一角,話也不多,反正是被嫌棄了吧,那天大家都有點喝多了,卻也沒見他亂說話。
再見面的時候,是在他的工作室,和楊磊聊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一張口,你會覺得這個人若是生在古代,可能是一介書生秀才,咬文嚼字,通曉不少東西,有理想有抱負,但是苦于沒有錢,沒有門路。他拍過一部叫《紅色》的電視劇,口碑極高,引領了一種另類的紅劇潮,他的另一部劇叫《亂世書香》,三年前就已經拍好,但上個月才開始播,豆瓣上打分最高時9.5分。
楊磊屬于那種“如果上帝給了他一根竹竿,他就能撬動地球”的人,在拍完《華胥引》的電影之后,他的下一部劇是《九州天空城》,終于圓了他幻想了8年的奇幻之夢。
八年前就看好奇幻題材一直寫故事沒人搭理
對于奇幻題材深有研究的楊磊等了8年終于拍到了《九州天空城》
在前不久《亂世書香》的開播發布會上,曾有過合作的楊磊和吳秀波又碰上了。吳秀波忽然想起一件事,就問他:“你那個電影啥時候拍?”楊磊有點發懵,也不知道吳秀波說的是哪部,就支吾著說正在弄一部電影。吳秀波又問:“你是在弄《夜叉》嗎?”楊磊才恍悟,他都有點不太記得了,三年前,他拍《亂世書香》的時候,曾經給吳秀波看過他寫的奇幻題材的故事大綱,但那個本子,后來也不了了之。
“我就想,我當時給多少人做過我奇幻電影的工作夢呢?非常執著地到處賣我的項目。”楊磊回憶說,2008年的時候,他開始寫大量奇幻題材的故事,現在電腦里還庫存著二三十個,雖然那時《畫皮》(電影版電視版)系列票房已經賣得很不錯了,但市場并不像現在這么大,大家愿意拍的都是婆媳劇、古裝雷劇,2008年到2011年這四年時間,楊磊不斷地跟老板推銷自己的奇幻劇本,但大部分老板都認為“這個小孩太無聊了”。
“老板們一直在問,你們做的是什么東西,他們根本看不懂。”楊磊跟老板們說,科幻片和奇幻片一定是未來的電影朝陽產業,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在影院里享受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楊磊苦口婆心地跟老板們灌輸這個概念,但都口水說干了,也沒有了下文。有的老板口頭說上說好,但就是不給錢,好容易在2009年有個老板松口對他說:“我覺得你這個事情,靠譜。”于是,開始了一輪折騰,但最后折騰的結果是沒錢,永遠錢都不到位,項目黃了。
楊磊在那個時候最苦惱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從2007年開始,還寫了一大堆青春的文藝片故事,那個時候沒有人看好這類影片,都覺得太文藝,怎么會賣錢。直到《那些年》和《致青春》火起來,才有人明白這種集體回憶的影片的商業價值。楊磊有點怒氣:“我當時的電腦里有一堆這樣的題材,我在推這件事的時候,你們怎么都不相信我呢?”
命運很奇特,奇幻電影沒拍成,但楊磊拍了一些婆媳劇、紅色劇,讓他在圈里聲名鵲起。后來,他遇到了《華胥引》的總制片人趙巖森,趙巖森把他推薦給了《華胥引》美女制片樊斐斐,還叮囑樊斐斐“這人肯定特備適合拍咱的劇”。
樊斐斐看了楊磊的簡歷后不免好奇:“拍《紅色》、《闖關東》的導演怎么能拍我們的劇呢?這個戲肯定不合適。”不過,她還是約了楊磊見面。樊斐斐當時想的是,沒準可以合作其他劇呢。約見之后的兩三個月里,兩個人都在聊《華胥引》這個項目,最后樊斐斐發現,楊磊真的是一個對奇幻題材深有研究的導演。于是,兩人開始合作了《華胥引》的電影,又有了《九州天空城》這部電視劇。
《九州天空城》是在做《華胥引》的電影時衍生出來的,大概講的是一座飄在天空中的城落在了一片山頭之后發生的故事。楊磊有這個想法之后,迅速地又構思了一個框架,樊斐斐聽完后覺得很有意思,找來了唐缺,寫出整個完整的小說。于是,《九州天空城》成了一個大IP時代之下誕生的一個原創IP,與《華胥引》的電視、電影統一成一個體系,這在圈內尚屬第一例。
“為了這部劇,我一年多沒拍戲,但是值得。”楊磊說。《九州天空城》終于圓了他的奇幻之夢。
為道義曾兩次拒絕張藝謀劇組的邀請
大學時代的楊磊就開始拍廣告片了
入行這么多年,作為導演,楊磊的路走比一般人要順,又比一般人要坎坷,生活總是矛盾體,有未知的磨難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998年,楊磊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9年楊磊在一個老師的帶路下,第一次拍了廣告片,進了廣告圈,第一桶金是800塊錢,第一次拍的是最老版的洽洽瓜子的廣告片,很多人記憶中很深刻的一支廣告。拍到第三個廣告片的時候,他的身價開始漲了,一支廣告可以賺七千塊,在那個時候,一個大學生的生活費每個月才300塊,一支廣告片就能賺到他一年的生活費,拿到這筆錢之后,楊磊第一件事就是去胡吃海喝了一頓。再過一年,他的身價漲到兩萬,大三的時候,一年賺了四十萬。
楊磊的伯樂是侯詠,與導演身份相比,可能攝影師的頭銜更讓人熟知——當年侯詠是與張藝謀齊名的攝影師,拿過金雞百花的最佳攝影獎。
在拍《茉莉花開》之前,楊磊拍了好幾年的廣告片,大學畢業那年,侯詠從攝影轉行做導演,就問楊磊是否愿意跟著他做,當時楊磊就想著先去做做助理的工作,因為他沒跟過劇組,根本不知道拍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這樣就去了。
“去了后就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懂。”跟著侯詠拍完《茉莉花開》,又拍了《臥薪嘗膽》,拍這部劇的時候,侯詠分了一個B組導演給他,那時他才24歲,還是小孩子的模樣,劇組里全部是陳道明這樣的大咖,聽他一個小青年的吩咐。之后還拍了電影《一個人的奧利匹克》和電視劇《闖關東2》,他在劇組的權利越來越大,基本上可以幫侯詠分擔很多了,“我跟師父多年,他老婆說我見他的時間比她見他還多。”
在拍《茉莉花開》的時候,還完全是個新人的楊磊,卻意外地獲得了張藝謀的青睞。當時《茉莉花開》的投資方叫世紀英雄,2003年倒閉了,楊磊從2002年進組到2004年做后期,三年時間都待在這個劇組里。投資方中途消失后,《茉莉花開》連個剪輯后期的地方都沒有。恰好,張藝謀剛剛拍完《英雄》(電影版、美劇版),《十面埋伏》正在籌備,大劇組又有錢,在京郊有個常年包著的賓館,侯詠就跟張藝謀那邊說,我們沒地也沒錢了,要不借你們賓館用一下?于是,劇組就帶著整個后期機房都搬進了張藝謀的那個賓館,蹭了一個大的房間。
有一天,張藝謀問侯詠,你們才剛拍完在剪什么?但是侯詠說,我們都剪完了。
原來,楊磊在劇組里的身份是導演助理,還做著紀錄片導演,又是后期剪輯助理,他發明了一個“拍完就剪完”的方法,“當時因為都是膠片,你在現場拍成什么樣也不知道,所以都得等到膠片洗完之后轉完磁,是個特別繁雜的過程,我因為拍廣告拍得多,總結了很多經驗,當時他們用CCD導流導到外面,我們把信號錄出來,錄出來之后,我帶著電腦,就在現場剪出來了。侯老師說你這是什么高科技?最逗的是電影拍完那天,我已經剪完了,一邊拍一邊剪,剪完之后,我把音樂一配,侯老師一看,這電影昨天剛拍完,今天就剪完了,從來沒見過這種事。”
張藝謀聽了也很是驚訝,還找時間專門帶著章子怡去這間房看楊磊他們工作,雖然楊磊錄的CCD不清楚,但還真把片子剪出來了。楊磊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張藝謀看完之后說的一句話是,“這種方法我們應該用不上”,就走了。過了兩天,楊磊接到了張藝謀的制片主任的電話,主任跟他說,讓他準備準備,12天后跟張藝謀劇組去烏克蘭。
但當時《茉莉花開》還沒剪完,楊磊不能走,主任又建議讓他培養個人,正好楊磊有個朋友從美國回來,也是做后期的,就去中關村買了臺電腦,真的用12天時間手把手教,12天后,這個朋友跟著張藝謀的劇組去了烏克蘭。
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你跟著張藝謀走了,也許命運又會不一樣呢?楊磊想也沒想就答:“師父領我入行,他現在最需要我,我們有道義,要尊師尊道,要把他的工作做完。”后來他的朋友的簽證到期,張藝謀又二度傳話,希望楊磊能去他的劇組,楊磊只是去劇組幫了一陣忙,最終還是拒絕留下。倒是他的朋友,跟著張藝謀拍了好幾部戲,現在已經獨立自己開公司了。
嚇跑大腕和投資人的《紅色》創造了巔峰
命運曲折的《紅色》后來成了一部口碑奇好的電視劇
2004年,楊磊第一次跟著師父侯詠拍電視劇《臥薪嘗膽》,劇組里有陳道明和胡軍這樣的大牌,但他拍完之后也不太懂什么叫電視劇。2008年的《闖關東2》之后,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拍的電視劇是給父輩們看的,這個思路影響了他很多年。
后來,楊磊還拍了一些婆媳劇。在他看來,那幾年的電視劇市場特別惡劣,特別操蛋:“老板來探班,說你們今天這場戲為什么不吵架,我說為什么要吵架?他就認為你要不停地吵架,觀眾才會開始關注你。”老板們還甩給楊磊一個調查數據,說只要這一集電視劇超過兩次吵架,收視率就會上去,不吵收視就不好。
“他們的觀點特別簡單直接暴力,我們就讓演員天天閉著眼睛吵架,演員也很崩潰,演員會問我們這場戲為什么要吵架,好無聊。”拍婆媳劇令他心灰意冷,失了信心。后來楊磊去拍了《紅色》,很難拍,他帶著失望、賭氣又不甘心的口吻問搭檔徐兵:“我們用得著做這些復雜的東西嗎?還不如人家吵個架、殺人放火、手撕鬼子,那多好拍啊。”徐兵回答說:“我們總得做點事情,還得有良心。”是的,楊磊后來說,我們這些人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都有一份初心,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方向,有一個夢想。做任何事情不要忘記初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紅色》后來成了一部口碑奇好的電視劇,這部劇,他想象中的觀眾是英美劇的狂熱分子,他心里想著要拍出《神探夏洛特》的懸疑,又把愛情拍成了《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樣子,他的宣傳語叫“花樣年華一樣的愛情,夏洛克一樣的探案”。這個創新,觀眾很買賬。
但《紅色》這部劇的命運頗為曲折。劇本出來之后,許多大腕主動請纓要演,但他定了兩個死規矩:一個是要冬天的檔期,因為劇是講冬天的;第二個是不管誰來演,都要給足四個月的時間不能離組。這兩個規矩嚇跑了一大批演員,這其中還包括幾個“只要有他們,戲就能賣出去的演員”。
“是要他(演員)還是要這部劇?”楊磊不想妥協。
為了說服他,制片方還安排了一次詭異的旅游,結果到了那個地方之后,專門安排了一個會議室,楊磊就知道了這是一次鴻門宴,也是一次博弈,“如果時間不給那么多,你們換個導演拍也行”,楊磊到最后也沒松口,他特別討厭那種一開始給你拉一個宏大的愿景但最后出來卻是另一種結果的狀態。投資人跟他強調說:“我們是在做生意,不要糾結行不行?”
楊磊的堅持最終結果是,幾個投資人撤資了。最后只剩下他和徐兵,咬著牙說,既然你們都不出錢,那我們自己出錢。徐兵把房子和車子都賣了,楊磊沒有這些資產,只能貢獻出自己的勞務。
認認真真做應該做的事其他的就是交給命了
楊磊相信每部戲都有屬于自己的命格
《紅色》的發行也不順利,男主角張魯一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寂寂無名,楊磊之所以啟用張魯一,是因為張魯一比他還執著,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張魯一還去上海找了一個小弄堂去體驗生活。
但是,電視臺認為張魯一領銜的這個演員陣容不好賣。前陣子,楊磊又碰到了幾個賣這部劇時有過接觸的衛視的朋友,對方說特別喜歡《紅色》,楊磊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你喜歡那你為什么不買了?”但對方也很直接,并不避諱地說:“因為你們的劇沒有大腕啊。”
沒有大腕的《紅色》不好賣,但最后卻紅了。沒想到的是,有吳秀波、張嘉譯、姜武這些大腕的《亂世書香》的命運比《紅色》更一波三折。事實上,《亂世書香》2012年就拍了,早于《紅色》。“拍完《書香》我才去拍的《紅色》,當時《書香》也是沸沸揚揚,像我們這種級別的戲,幾乎全國都沒有一部,張嘉譯、吳秀波,姜武,陶虹大腕云集,但因為這個戲本身比較偏,簡單地說,就是比較文藝,講的是一代文化人的沖擊,一個書香世家在中學和西學交織的年代如何成長的故事。”
明星陣容方面已經滿足了電視臺的條件,但在發行上卻一拖再拖,楊磊回憶說,《亂世書香》的投資方是教育頻道,教育頻道希望這部劇能在央視播,當時也在跟央視做對接,應該可以作為開年大戲來播,但最后因為央視內部的一些小問題沒有協調好,《亂世書香》就被壓了下來,“放下之后就一直說我們要審,一直要播,結果連著說了兩年,我們都在等,最后終于不行了,還是拿回來自己發,這樣一下子拖了兩年。”
等待期間,楊磊一直沒間斷地找人打聽,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等著等著幾年過去了,這個劇的故事聽上去有點陳舊了。
“一部劇一個命,如果《書香》先播,再有《紅色》,這兩部劇都會不一樣,張魯一可能也不一樣。”說起這兩部劇,楊磊還是免不了一番感慨。
但從他入這個圈子開始他就知道不管什么樣的戲都會有屬于它的命格,他跟著師父侯詠拍的第一部電影是章子怡、姜文、陳沖主演的《茉莉花開》,全部是大咖,頂級的配置,楊磊以為這部戲一定會票房很火,但拍到中途卻遇到了投資方資金周轉不靈,這部戲也被壓了一年多。“后來一步一步會發現,其實并不是你前期想怎么樣,后面就會怎么樣,我們低著頭,認認真真做我們應該做的事,其他事情就是交給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