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28噸火堿的槽罐車側翻
新文化記者了解到,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隊接報時間為1月21日上午8點左右。
接警后,消防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化纖廠中隊出動城市主戰消防車、16噸泡沫消防車,搶險救援車及20名指戰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事故。
據一名參與現場救援的消防官兵介紹,當時這輛白色的槽罐車頭沖向對面公路側翻橫在路邊,駕駛室風擋玻璃碎落一地,油箱漏油,現場地面有大量柴油。另外,槽罐車車頭破損,車身和罐體有不同程度損傷。最主要的是,該車為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車罐內裝有28噸液態氫氧化鈉。
零下30℃極寒 救援5小時
鑒于以上情況,現場指揮員決定,先協調公路管理部門在公路上設置警示標志,封閉該路段,提醒來車方向司機注意行車安全。
另外,立即對事故車輛進行檢測,確定并未發生泄漏后,由戰斗小組分別出一支泡沫槍覆蓋泄漏柴油、一支水槍對車身和罐體打水防止起吊過程中鋼絲繩與起吊部位摩擦產生火花。
9點半,兩臺大噸位吊車和一臺清障車組成的吊升作業組做好準備工作后,開始起吊作業。兩臺吊車分別在事故車輛兩端設置固定點,由牽引清障車利用鋼絲繩控制車身扶正過程中的平衡,慢慢將事故車扶正。
起吊扶正過程中,消防官兵利用防靜電膠皮和枕木對罐體和鋼絲繩接觸的部位進行保護,防止起吊過程中對罐體造成損壞;利用水槍和泡沫槍全程掩護,防止出現火花導致次生事故。下午2點13分,救援結束。
“救援中,最大的難題不是保護事故車輛或者起吊作業,而是天氣。”參與現場救援的消防官兵介紹,當天救援現場的體感溫度達到零下30℃左右,瞬時風力達到5級,異常寒冷。消防官兵在寒風中堅持約5小時,最終成功處置險情。
新聞關鍵詞:火堿
氫氧化鈉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火堿,屬于強堿,有著強烈的腐蝕性。遇水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如果粘到皮膚上會造成灼傷,處置不慎極易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而且,人一旦吸入氫氧化鈉粉塵或煙霧,會嚴重刺激眼部和呼吸道,腐蝕鼻腔和呼吸道,與皮膚直接接觸會引起灼傷、出血甚至休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