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1日訊
導讀:全國各地進入降溫模式,冷,就一個字。和天氣一樣冷的,還有股市。今日A股再度暴跌,將周二的反彈成果吞噬殆盡。不光A股,全球股市在2016也都陷入熊市泥淖。
提起現在全國的天氣,就一個字,冷!
先看看全國各地的情況:
北京今迎雪,雪后氣溫至-17℃...
上海交通忙"抗凍"...
重慶將有凍雨...
海南23日起大風降溫來襲...
從北至南,從東到西,無一不冷、不凍。
和天氣一樣冷的,還有股市。
今日A股在掙扎許久之后,再迎暴跌,滬指下跌近百點,全天跌幅超過3%。中小創跌幅更甚,創業板指跌幅超過4%,兩市跌停非ST股亦超過百只。成交量環比減少超過一成。
盡管盤中銀行股一度帶動股指反彈:
不過到了尾盤,無論大盤、中盤、小盤股,多數變成這樣的走勢:
在“空軍”面前,銀行、基建等板塊的拉升均顯得徒勞。
多頭緣何抵不過空頭?
A、香港股債雙殺 全球有40國股市已進入熊市
港股市場與A股聯系密切。自2016年來,港股跌勢慘烈,近幾日更一瀉千里,20日恒指暴跌3.82%,今日收盤再跌1.82%,低見18551.47點,創下自2012年6月以來的新低,在2016年14個交易日里已收出12根陰線。
不單股市,港元匯率近日亦連續走軟,港元對美元匯率20日已達7.82,創下2007年以來新低。
全球股市亦普遍下跌。全球63個最大的市場數據顯示,19個國家、總規模達30萬億美元的股市跌幅在10%—20%之間,進入技術性回調,而至少有40個股市已陷入熊市。
作為追蹤23個發達國家大中市值股票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與其最近觸及的高點相比下跌了20%,意味著該指數也進入了熊市區域。
B、經濟數據雖在預期之內 但市場憂慮仍有下行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的數據,2015年GDP同比增長6.9%,25年來首次跌破7%。這一數據雖然符合此前預期,但仍讓市場感到憂慮。如果宏觀經濟繼續下行,股市就缺乏堅實支撐。
而據華龍證券的分析,中國2015年四季度經濟數據下行有所加劇,經濟失速風險有所加大。在房地產去庫存、制造業去產能、金融業去杠桿、外貿預期不振、國內消費仍難當重任的現實情況下,中國經濟仍會有下行的空間。
C、技術面3000點形成壓制 多頭力量不足
滬指跌到3000點下之后,雖一度展開反彈,但成交量始終不配合,多頭力量明顯不足,在此情況下,3000點無形中轉為市場壓力線。
D、近期資金出逃趨勢顯著 滬股通呈持續凈流出
據WIND數據統計,元旦以后A股市場整體資金呈現大幅凈流出,累計凈流出資金超過3000億元,20日、21日資金再度流出315億元和266億元。
滬港通方面,資金亦連續兩天凈流出,在20日凈流出5.93億元后,21日再度凈流出1.62億元。
E、新股發行仍一定程度上分流資金
周五新股申購模式再度開啟,雖修改后的申購規則取消預繳款,但新股仍會分流資金,對二級市形成一定沖擊。
后市怎么走?王亞偉稱不悲觀
盡管近期市場持續不振,但監管層呵護市場態度明顯。除了出臺相關規定規范大股東減持外,在資金面亦對市場予以支持。就在21日A股收盤后不久,央行即宣布開展352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操作,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而對于后市態度,中金公司表示,全球市場動蕩仍在繼續,建議不要急于去“接下跌中的刀子”、“不妨多一些耐心”。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20日在其發布的一份電話會議紀要中表示,未來3~5年,中國經濟將是L型,即由快速下滑期進入緩慢探底期。他還稱,當前第二波調整接近尾聲,風險逐步釋放,市場正處于結構性行情。
不過任澤平亦提醒,需要留意市場會否因為匯率貶值引發第三波調整。第三波之后才能正式宣告調整結束見到大底,進入震蕩市。
而據坊間流傳的一份王亞偉最新客戶交流實錄,曾經的公募一哥表示現在市場已經調整了20%,往后看并不悲觀,下跌本身就是風險的釋放。整體的估值雖有下跌空間,但是某些板塊從中期角度來講已經是比較安全的區域,主要還是回避結構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