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月21日電 (許青青 鐘奇振)根據廣東環保廳21日發布的2015年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排名,汕尾、湛江和惠州位列前三,順德、廣州和佛山位列后三。
“一直保證藍天白云目前還難以實現,”氣象專家提醒,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影響,估計2016年全省空氣質量會較2015年有所反彈。
據介紹,2015年,廣東全省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率平均為91.1%,比上年提高6.1%,6項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其中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1%,這是自2013年底按新國標監測以來廣東該指標首次達標,并提前兩年超額完成國家考核目標。
PM2.5方面,2015年PM2.5全省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各市PM2.5濃度實現“滅5增3”,即各市及順德區平均濃度均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范圍在27-40微克/立方米之間,除云浮上升外,其余各城市均下降,降幅最大為韶關(30.6%),其次為肇慶(25.0%)。
廣東省氣象局公開數據也顯示,2015年廣東全省平均灰霾日數34.6天,是近20年來最少的一年。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陳光榮表示,空氣變好“最關鍵的是,產業綠,才有南粵藍。”陳光榮表示,近年來廣東大力推進產業、能源結構調整,轉方式調結構,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珠三角的產業結構由工業主導的“二、三、一”格局調整為服務業主導的“三、二、一”格局。“經濟綠色化,污染排放更少了,藍天自然回歸更多了。”
“我們的大氣指標已經進入低位減排,下一步逐微克攻堅將更為艱難。”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大氣污染防治首席專家鐘流舉指出。隨著煤電深度治理、高污染鍋爐的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的淘汰、國V汽柴油的全面供應等重點治理措施逐步實施,邊際效應逐步遞減,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壓力巨大。
數據也顯示,除了PM2.5,臭氧日益成為影響空氣質量改善的硬骨頭。2015年全省城市主要空氣污染物為臭氧和PM2.5,珠三角占比40.7和31.0%;粵東西北占比40.4%和45.8%。
氣象專家也提醒,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影響,估計2016年全省空氣質量會較2015年有所反彈,“南粵藍”仍然面臨挑戰。
“目前,一直保證藍天白云還難以實現,”陳光榮坦言,不過全省治污力度不會削弱只會更強,我們有信心通過努力,到2017年實現空氣質量穩定達標,讓南粵藍成為不可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