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1日訊
據發改委網站21日消息,為確保“互聯網+”綠色生態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互聯網+”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總體要求,推動互聯網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監測及信息發布系統,形成覆蓋主要生態要素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動態監測網絡,實現生態環境數據的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充分發揮互聯網在逆向物流回收體系中的平臺作用,提高再生資源交易利用的便捷化、互動化、透明化,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
方案主要包括加強資源環境動態監測、大力發展智慧環保、完善廢舊資源回收利用和在線交易體系三大任務。
國泰君安環保及公用事業團隊發表報告稱,系列政策出臺促使政府職能及環境監測盈利模式轉變。預計未來環境監測將由政府單一監管走向全社會監管,環境監測第三方服務盈利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智慧環保作為加快環境管理轉型的信息化領域代表,將得到政府、企業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該報告分析,智慧環保運營模式分為互聯感知-實時傳輸-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四個層次,主要是為用戶提供環境管理系統及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互聯感知層有雪迪龍、聚光科技以及哈希等外資企業,行業競爭激烈,國內企業通過并購獲取核心技術;實時傳輸層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但涉足環保較少;數據分析層有阿里云、聯想以及IBM、微軟等外資企業,大多為IT企業,涉足環保時間較短但積極性較高;應用系統層包括思路創新、中科宇圖等,國內企業為主、產品同質化較高、競爭較為激烈。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智慧環保的主要有中電遠達、雪迪龍、清新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