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萬能險因瘋狂舉牌被推到風口浪尖之時,與股市聯系最為緊密的投連險并不被外界所關注。北京商報記者最新統計發現,股市經歷過山車之后,投連險正在進行抄底,其中弘康人壽以多款產品齊頭并進,新增投資保費連續4個月排在首位,后起之秀直逼投連險大戶光大永明人壽。
觸底反彈
投連險忙追加
投連險,號稱“基金中的基金”,曾經伴隨著2014年下半年股市反彈收益全線飄紅。因此,去年上半年一大批中小險企紛紛開設超過20個投連險賬戶。然而,就在投資收益不斷增長的時候,股市大幅波動打斷了投連險賬戶新資金投入的進程。
華寶證券最新發布的投連險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投連險賬戶平均收益不斷提升,其中4月收益率達到7.28%,5月推高至8.71%。然而,6月股市驚現斷崖式下跌,投連險收益也遭遇了滑鐵盧,6-8月連續虧損超過5%。所謂投連險,是指包含保險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個投資賬戶擁有一定資產價值的人身保險產品,目前市場上的賬戶資金絕大多數投向股市。
隨著去年下半年股市觸底反彈,投連險漸顯抄底趨勢,新增保費不斷增多。華寶證券數據顯示,去年9月投連險現微虧,而10月出現反彈,賬戶平均收益達到6.35%,為此投連險賬戶資金不斷追加,其中10月和11月合計追加接近200億元。從前11個月數據來看,投連險新增繳費631億元,與上一年的290億元相比增長近兩倍。
“一方面投連險加倉受到股市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來自政策方面的因素。”一位保險專家指出,目前關于投連險的限制正在不斷放開,為險企靈活操作投連賬戶打開了方便之門,從而吸引了更多投資資金。
據了解,去年4月保監會對投連險產品設立、合并、清算等進行松綁外,還對投資渠道進行擴容,如在投資固定收益資產、上市權益類資產外,增加了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為了引導險企控制風險,對投資項目的配置比例進行設限,如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余額不得超過賬戶價值的75%,其中單一項目的投資余額不得超過賬戶價值的50%。
弘康爭當排頭兵
緊逼光大永明人壽
從單家險企來看,光大永明人壽、建信人壽、泰康人壽一直是投連險的追隨者。長期來看,每月投連險新增保費均名列前位。
不過,自去年6月股市巨幅波動之后,投連險市場殺出一匹黑馬——弘康人壽,從6月起成為了投連險新增賬戶保費的排頭兵。
統計顯示,6月股市波動明顯,投連險整體新增資金縮減,為37.9億元,不過弘康人壽表現較為突出,8.2億元資金進入投連險賬戶,7月該公司新增資金僅次于建信人壽,賬戶追加12.6億元。從8月起,中小險企弘康人壽投連險抄底較為明顯,連續4個月成為新增保費冠軍,合計追加資金接近170億元,占行業投連險賬戶新增資金的近六成,追加資金總量直逼光大永明人壽。前11個月,弘康人壽投連險賬戶新增繳費198億元,光大永明人壽則為216億元。
與弘康人壽、光大永明人壽在投連險市場較為活躍相比,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在過去一年表現更為低調一些。前11個月,平安人壽投連險新增繳費僅34億元,而泰康人壽則為37億元。
有險企人士分析,老公司表現低調,主要原因則在于股市走勢不明朗,擔心客戶不滿意。據了解,在2000年左右投連險一度被爆炒,號稱“基金中的基金”而備受市場青睞,然而在2002年因受累于股市出現賬戶資金縮水,上演了集體退保潮。
事實上,去年上半年,在股市走高時,建信人壽、光大永明人壽和泰康人壽還通過細化不同類型投資賬戶和管理費用達到管理費最優化,以吸引投資者。其中,康泰人壽還通過手續費打折、配送意外險等方式來促銷投連險。
網銷漸成氣候
第三方平臺做支撐
與傳統的銷售方式相比,投連險正在突破銀行、個險渠道,開始搬到網上銷售。自去年以來,陸續有弘康人壽、光大永明人壽、國華人壽、瑞泰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的投連險產品在電商平臺出現。
例如,去年10月弘康人壽的京弘年年盈、京弘半年盈、京弘季度盈系列產品在京東金融現身,稱歷史年化結算利率超過了6%,吸引投資者購買,而光大永明人壽更推出光大永明定活66、光大永明定活保168在騰訊理財通銷售,富德生命人壽的百賺365天系列也在百度理財頻道上線,打出了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5%來吸引投保人。
進入11月,富德生命人壽由于網銷被叫停,百賺365天系列下架。另有國華人壽推出1號穩健型投資賬戶在陸金所平臺進行銷售。
有投連險銷售人員解釋,未來,險企的投連險賬戶開設由審批變為備案,這將更大地提升險企操作的靈活性,依據市場需求而提高效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投連險產品搬到網上銷售,不過這樣的產品多為純理財型產品。
華寶證券分析師指出,去年4月保監會發布的投連險新規指出,投資賬戶產生的全部投資凈損益歸投保人所有,投資風險完全由投保人承擔,這就明確了投連險產品的理財屬性,監管層也希望向投資者明確這類產品的風險屬性。
不過,險企在投連險賬戶的設立、變更、分立、取消將受到監管動態評價結果和違法違規記錄等的影響。“網絡銷售多為被動銷售、主動購買,很少出現銷售誤導,即便如此,網銷投連險也應該在產品設計、介紹等方面做到合規,披露信息真實可信。”一位監管人士如此解釋,讓網上消費者清楚購買產品的性質以及投資風險,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必不可少。
風險自擔
勿陷短炒誤區
去年上半年股指增長較大拉動上證指數全年上漲9.4%,而偏股型投連險賬戶幾乎全線跑贏大盤,業績表現亮麗。不過,有保險專家指出,投資者不應盲目跟風,陷入短炒獲利的誤區。
據了解,投資者購買投連險后,交付的保費按照保險合同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進入保險賬戶,給予投資者壽險保障;另一部分進入投資賬戶,即按照約定委托給保險公司進行投資運作,投資者通過投資賬戶凈值增長實現收益。
購買投連險后,投保人應充分關注投資賬戶的狀況。投連險產品通常會提供幾個不同類型的投資賬戶供客戶選擇。不同類型的投資賬戶有不同的投資策略,與之對應的風險程度和投資收益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投連險沒有保底收益,其實際收益與投資者選擇的投資賬戶收益直接掛鉤,保險公司不承諾投資回報。
“為了最大限度實現投資收益,盡可能規避投資風險,投資者可以結合市場環境,將資金在投連險的保險賬戶和投資賬戶之間進行轉移。”保險專家說,在市場行情看好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將多一點的資金從穩健型的保險賬戶轉移至進取型的投資賬戶;而在市場走弱或市場前景不明朗時,投資者則可以將資金轉移至穩健型的保險賬戶。
目前投連險賬戶資金獲準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等長期項目,投連險的長期保值增值功能將更加凸顯。因此,對于投連險,投資者應盡量避免受短期收益影響而沖動地投保或者退保。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