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場,各家有各家的想法。”保險資管人士此類看法表明,A股市場1月的波動為保險資金運用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保險機構對后市研判出現明顯分化。有觀點認為,只要把握好市場震蕩區間,找準操作時機,股票投資仍能獲得可觀收益;但保守意見認為,險資的倉位規劃不宜激進,必要時不排除適當收縮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的可能。
總體而言,保險資金正在等待右側交易“發令槍”響起,擇機起跑。業內人士認為,在2015年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的基礎上,保險機構大幅降低倉位的可能性較小。市場箱體震蕩的下沿需要經過反復確認,險資應注意把握抄底節奏,未來依然需要盯緊藍籌股的動向,及時把握超跌藍籌和二線藍籌未來的反彈拐點信號。在大類資產配置上,關注固定收益類資產、非標資產和境外投資等方面的機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資產和負債的匹配,考慮未來提升風險暴露的可能性。
A股市場1月出現大幅波動,險資判斷入場時機面臨不確定性。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宏觀經濟指標變動及大盤震蕩加劇,可能貫穿2016年內的較長投資期,這給保險資金盈利帶來更大挑戰,資本市場的延續波動一方面將為保險資金逢低吸籌創造機會,另一方面也將加大其選擇標的難度。
不同的保險機構對于股票投資的判斷已經出現明顯分化。新華保險業務部門負責人張偉(化名)表示,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對于2016年的投資盈利不宜作出激進的規劃。雖然目前并沒有利率長期下行的預期,但在倉位控制上,依然需要謹慎根據市場的狀況作出決策。
上海某大型險企投資部人士宋濤(化名)表示,目前權益類投資占比13%左右,基本維持在稍低于行業平均值水平,其中直接購買二級市場股票的比例則保持在個位數。在資產負債匹配和分散風險的考慮下,這樣的配置規模預計還將在震蕩市中維持一段時間,必要時不排除適當收縮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的可能。
相比之下,持樂觀意見的資險機構認為,在對市場中長期底部作出判斷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較為靈活的權益類投資策略。某中型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李敏(化名)認為,A股市場一些業績表現良好的個股投資價值凸顯,可以適當逢低介入,只要把握好市場在寬幅震蕩區間,找準操作時機,股票投資還會獲得可觀收益。李敏同時承認,對于市場形勢的判斷,各家機構有各自的想法。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IAMAC投研負責人聯席會主席巢洋表示,近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荒”客觀上使得未來固定收益類資產和另類投資難度加大,保險公司已經在戰略上逐步提升權益類資產投資占比,股權投資的市場定價機會開始顯現。行業龍頭企業抵御價格波動和經濟周期的能力強,非常適合大資金投資的,應該鼓勵保險行業對優質標的爭取定價權,這也是長期價值投資的一種體現。
巢洋認為,在全球“資產荒”背景下,資金充裕將造成優質投資標的越來越少。在繼續做好固定收益類投資、提高另類投資比重的同時,2016年要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步伐,加大權益類投資占比。
首創證券分析師邵帥表示,2015年險企頻頻舉牌上市公司,說明在市場收益率普遍下行的條件下,保險資金也面臨著資產配置荒問題,需在投資端尋找突破口。金融、房地產、生物醫藥等行業最受保險資金青睞,被保險公司參股的上市公司大多屬于具有穩定分紅收益的低估值藍籌股,變現能力強且具備一定的增長潛力。舉牌的保險公司多為近幾年發展迅速的中小保險公司,其銷售的保險產品多為高現金價值的理財型產品,負債端資金成本較高且期限較短,是二級市場上最積極的機構投資者。
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稱,如果保險業監管升級,短期內很有可能會降低保險資金擴大權益類等風險偏好較高資產的配置欲望,轉而偏重更加保守穩健的投資標的。償二代對資本充足的大型保險公司更加歡迎,風控嚴格、資金充裕的保險公司將更多資本用于業務運營將受到鼓勵,而資金實力較弱、成立時間較短、風控體系缺失的保險公司或面臨更加嚴格的管控,此舉有助從政策層面推動市場的優勝劣汰。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