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籌周冬梅(右一)在節目現場。
1月15日,持續強勢領跑了12期的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收官。據統計,去年12月18日當期創下三季以來CSM50城最高收視率,達5.284,由此打破了現象級綜藝節目的“第三季魔咒”。節目總統籌周冬梅昨天接受采訪時表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可以成為節目的靈感源泉。”
起用80后激活創造力
《奔跑吧兄弟》由韓國SBS《runningman》原班制作團隊與浙江衛視團隊共同制作。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是《奔跑吧兄弟》制作組不斷摸索、試錯、成長并成熟的過程。時至第三季,節目的制作班底只有零散幾位韓方人員參與,中方團隊早已成為核心和主力。
經過人員組織調整,第三季的導演組和編劇團隊更年輕了,團隊成員基本都是80后。組織架構整體年輕化,對《跑男》貼近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觀眾起到不小作用。周冬梅表示:“我們這個團隊敢于起用新人,通過傳幫帶讓他們迅速成長。”
走出來自己搭臺唱戲
《奔跑吧兄弟》到了第三季基本已經走出原版節目模式的框架,學會自己“搭臺唱戲”。第三季節目擺脫了原有的固定形式以及對“撕名牌”環節的依賴,并同時對游戲整體難度系數的把控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既滿足觀眾不斷被“吊起來”的觀感口味,也讓“跑男”感到挑戰的壓力,讓他們的個性和魅力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周冬梅總結,《跑男》諸多游戲的創意靈感大都來自于生活,更有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制作團隊經驗的積累。
融匯傳統追求內涵
第三季《奔跑吧兄弟》中,第一期“66人跳大繩”的環節讓周冬梅終身難忘。導演組測試的當天晚上,參與人員跳了整整3個小時,最后成功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相擁落淚了,負責甩繩的李晨右胳膊比左胳膊粗了一大圈,“這一幕在電視上呈現只有十多分鐘,我們曾想要把完整素材放到網上,這也是我們節目想傳達給觀眾的一種精神內核。”
因為用心用情,所以收獲滿滿。周冬梅充滿自信地表示:“《跑男》這檔節目可以做得很長久,它的包容性很大。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人文情懷,將成為我們制作節目生生不息的靈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