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對于那些負面評價,王珞丹說有時和大眾的想法是一樣的,確實不好,也知道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王珞丹
京華時報1月18日報道1月15日,由黃真真導演,黎明、王珞丹等主演的愛情懸疑片《消失愛人》在全國公映。王珞丹在這部片中扮演了一位溫柔傳統的女性,與以往活潑青春的角色相比,又有了新的突破。
近年來她不斷嘗試新的影片與角色,雖然收獲有褒有貶,票房有高有低,甚至引起一些爭議,但王珞丹近日做客京華茶館時,談到了自己對事業以及個人生活的規劃,會讓人覺得,這其實是個心里“有譜兒”的姑娘。
身份1“愛人”
感情戲哭足四小時
《消失愛人》講述了妻子秋捷(王珞丹飾)在一次雪山攀登中發生意外離世后,丈夫凱峰(黎明飾)無法走出痛失愛人的陰影,整日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思念中,也是在這種強烈愛意下,秋捷重回到了他的身邊。
因為是一部極為糾結虐心的愛情電影,所以《消失愛人》中又許多場不同情緒的哭戲,有一場哭戲甚至拍了四個小時。片中,王珞丹與大她幾乎20歲的黎明首次飾演情侶。對此她笑言自己沒有敢想過有一天居然能夠跟四大天王搭戲,并開玩笑地表示“要慢慢攻克另外三個”。談到和黎明的合作,王珞丹透露自己合作之初其實有點忐忑,心里也有壓力。“但整個合作下來后發現他其實就是片中那個人物,而且黎明大哥真的拍起感情戲來非常專業,他的《甜蜜蜜》(張曼玉版孫儷版)就是愛情戲的經典。”她認為,與還是小鮮肉的時候相比,如今的黎明拍起愛情戲來更加穩重,尤其能夠勝任父親角色:“他跟小演員在一起時特別像個爸爸。可能是因為他有了更多經歷,現在更加成熟了。”
身份2“媽媽”
拍親子戲靠“賄賂”
在《消失愛人》中,王珞丹扮演的秋捷除了是黎明的妻子,也是一個年幼孩子的媽媽,這是讓熟悉王珞丹的人都感覺十分新鮮的一點。
好萊塢有句名言,是說最難合作的演員就是孩子與動物。在《消失愛人》中與小演員有大量對手戲的王珞丹透露,拍戲時除了沒有和飾演自己兒子的何承蔚睡在一起,其余時間都會跟他玩,還買了非常多的玩具“賄賂”他,“比如買了很多他喜歡玩的貼紙、泡泡機,還有他愛吃的炸豬排。”相處一段時間后孩子就變得十分黏她,甚至因此激發了不少劇本上沒有的溫馨橋段:“有一段戲是我說媽媽的手好冷,然后他聽完馬上抓起我的手使勁哈氣幫我取暖。這個劇本上都沒有的。”
王珞丹說,她想努力把秋捷塑造成一個有“少女感”的媽媽,這也是她認為自己當媽以后希望的狀態。“我很喜歡我一個朋友教育孩子的方式,她不拍戲的時候每天下午四五點都會把糕點擺在陽臺的小桌子上,然后她女兒就會拿著小枕頭坐在那里等。我想如果我有了孩子,可能也會把更多時間放在讓他們享受生活方面,不去拘束他們,不會因為要孩子干凈,就讓他們喪失在泥巴里痛痛快快玩的樂趣。”
身份3女兒
最想讓媽媽滿意哭戲
不過,演完這個角色,王珞丹被激發的并不是當媽媽的急切心情,而是更加理解父母了。她感慨,自己給予小演員的耐心比給父母的多多了。“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或困了,拍攝就要受影響,我都會耐心地等著,但也會想這要是我媽我早急了。現在想想真的不應該。”
王珞丹還透露,自己這次嘗試了不同的哭戲,其實最想得到的是媽媽的認可。“我以前的表演認知就是‘真情流露’。認為只要能夠打動觀眾就OK,真的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但是我媽就說‘你看看人家韓國、日本演員,又能打動我,哭的又美!’所以我這部戲就在嘗試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應該能夠滿足我媽。”她透露,自己的每部戲父母都會去看,看完也會評價,有褒有貶。“但前段時間批評有點多,她跟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說我選片失敗,當我跟她分析完我為什么要接這部戲以及從中得到的收獲以后她會表示非常理解。”
身份4演員
不安分所以戲路不定型
談到這里,不得不提到王珞丹這幾年的探索。從2014年到2015年,她有《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破風》《烈日灼心》《宅女偵探桂香》等幾部類型完全不同的電影上映,她在片中飾演的角色也是各有突破,但在觀眾那里卻是褒貶不一。另有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票房都不算高。
對于這樣的探索,王珞丹坦言,自己從入行到現在從來就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不安于現狀和大眾。“我覺得比較了解自己,有時候觀眾覺得一個作品不錯,我也許只給60分,有的戲別人覺得怎么那么差,但我經歷了一切,知道自己通過這個戲得到了什么教訓。教訓對我就是一筆財富,對于未來的人生,所有的蓋棺論定都為時過早。”她也知道,很多人都認為她應該延續某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但她認為自己從來都不喜歡某一個方向,“人一定要試過所有才會選擇自己喜歡什么。沒有試過就選擇某一個方向這樣太無趣了。”
不古典是硬傷但不拒古裝
當被問到這個方向是不是“小妞電影”,王珞丹表示,自己在這一類型并不是沒有立得住的作品,“比如《奮斗》(電視劇電影),到現在我也沒覺得有哪一個青春偶像勵志劇是超過它的,包括米萊這個人物也是經典的,但是因為所謂的小妞的東西起調比較高,后面遇到的所有都讓我感到不能超越。”雖然出演的衛子夫被不少人吐槽,但她說,自己有幾年一直接古裝戲、年代戲,就是覺得接到的現代戲劇本“沒意思”,“如果你自己都不嗨,觀眾怎么會覺得好?”
而對于那些負面評價,王珞丹說有時和大眾的想法是一樣的,確實不好,也知道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但既然你是公眾人物,就要接受所有人對你莫名其妙的喜歡和莫名其妙的詆毀。”她笑言,不夠古典是自己一輩子的硬傷,但她不會拒絕再演古裝戲。“因為古裝戲演起來很過癮,會因為那種舞臺感和形式感而讓演員的表演放大。”但她也開玩笑說,如果演古裝,自己最好是演那種平民出身的,比較接地氣的古代草根。
而除了選角和選片,另外一個備受網友議論的就是她與白百何的比較。去年暑期檔《宅女偵探桂香》上映前,王珞丹曾發千字長文《一個演員的自我修理》回應此事。這次專訪中,雖然沒有直接談到這件事,但她提到如今的心境時表示,以前自己會有一些介意的事情,“但慢慢覺得娛樂圈的新聞就是那樣,真真假假,只要不上升到道德層面我都忍了。”
身份5女青年
獨立新女性不怕被催婚
除了演戲,王珞丹是個眾所周知的文藝女青年,愛書、愛逛街、愛旅游。但是這幾年作品密集,當被問到是否有時間留給自己,以及是否被家人催婚,王珞丹大笑:“感謝我姐姐,她在上面撐著呢!”隨后認真表示:“其實還好,覺得自己已經是個獨立的新時代女性了,不太會受年齡的束縛。以前在我們村兒21歲不結婚就已經是老姑娘了,現在40歲如果能找到真命天子,那你的幸福也才剛剛開始。”
想“不務正業”要做的事太多王珞丹說,新年愿望是“變英俊以及賺大錢”,還有就是把去年沒有完成的計劃都補上。
說到這里,她告訴了我們一個秘密,2015年年初的時候她曾經列過一個跟工作無關的表,上面列了很多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但現在一看80%都沒完成,而這是有懲罰的,如果沒完成,她就要穿著睡衣去逛超市,見證人是李艾。當被問到真的會接受懲罰嗎?她吐吐舌頭:“如果她忘了就算了!”
文/京華時報記者聶寬冕圖/京華時報記者王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