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湯亞平
周四兩市在美股大跌的影響下大幅低開2%,滬指差17個點就逼近前期最低點2850點,創業板指盤中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不過,午后滬指上演了大逆轉,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5.59%。兩市漲停個股130多只,個股普遍觸底反彈。
記者盤后走訪部分證券營業部發現,隨著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反彈,投資者悲觀情緒得到了一定的修復。不過投資者依然有諸多疑問,如反彈是否還能持續以及反彈空間有多大。
業內人士指出,從理性角度來看,市場有企穩反彈的需求,滬指從去年底最高的3684.57點下跌至昨日新低2867.55點,累計下跌了817.02點,只用了16個交易日,技術上的超跌反彈在預期之中。所以,昨日的反彈,可以定性為對元旦后的下跌進行的一種技術性的修復行為,通過快速反彈來打松一些套牢籌碼,以期達到底部放量。盡管昨天有了較為像樣的反彈,但交投依然不活躍,量能不夠配合。這種縮量反彈,讓深套股市中的股民也有點不知所措。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量能持續萎縮,以致形成“跌也縮量、漲也無量”的模式。例如,上證綜指本周無論漲跌,成交額都在2000億元左右;特別是創業板周三跌逾4%、周四漲逾5%,而成交幾乎沒有太大變化。量能萎縮可能成為制約大盤后續反彈的因素,這也表明短期A股市場很難出現強大的做多能量。
從關聯邏輯看,人民幣匯率波動預期已形成,貨幣寬松的預期在降溫,致使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下降,這可能會導致整個A股的估值中樞不斷下移。從時間邏輯看,中期內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目前位置尋求的更多是短期的支撐。其實,A股歷史上不管指數單日漲幅有多大,無量總是弱勢反抽,策略上宜調整好倉位,以自救為主。
有投資者問,昨日最低探至2867點,與去年8月26日形成的2850點十分接近,未來走勢是否可以形成雙底?對此,有券商分析師表示,雖然昨日出現觸底回升,但現在言底還為時過早,成功的底部形態需要大量主動性買盤推動,股價從低位開始上升,并以比第一次底部反彈更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這種雙底形態才算成功。統計顯示,2015年8月26日滬市成交額為4618億,而昨日的滬市成交額僅為2180億,后者不到前者的一半。而且昨日反彈的位置還在5日線的壓制之下,所以沒有量能的支撐,很難改變當前的趨勢。
從反彈的各板塊來看,昨日反彈主要是題材股的超跌反彈,沒有得到權重藍籌的配合,石油、銀行、保險、地產等權重板塊未能大漲。所以,眼下市場仍需要時間來磨平創傷。另外,由于大量股權質押、融資杠桿、機構平倉等現象的存在,市場短期較難出現V型反轉。為此,業內人士建議,不排除市場還有二次回落的過程,因此,激進交易者可高拋低吸,普通投資者則謹慎參與反彈。(記者湯亞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