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據顯示,1800年前西藏古象雄王國時期,茶葉已經被輸送到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區。當時,西藏王室顯貴尚茶,他們不僅在生前喜歡喝茶,死后還喜歡將茶作為隨葬品。
這一研究成果近期已由英國權威期刊《科學報告》正式在線發表。
長期以來,人們推測,茶葉曾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古都長安傳送到中亞及更遠地區,但學界一直沒有發現唐朝之前茶葉進入青藏高原的證據。
2012年,考古專家在西藏阿里噶爾縣門士鄉苯教寺廟故如甲木寺門前的一座貴族墓葬里,發現了黃金面具等驚世文物,一同出土的還有少量“疑似茶葉食物殘體”。經過數年攻堅,科學家們最近才為疑似物“驗明正身”。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呂厚遠介紹,通過對出土植物樣品開展植硅體、植鈣體和生物標志物分析,發現這些考古植物樣品中含有只有茶葉才同時具有的茶葉植鈣體、豐富的茶氨酸和咖啡因等可以相互驗證的系統性證據,確認是茶葉。
由于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不生長茶樹,專家推測,茶葉到達西藏阿里的可能途徑,應該與漢代開通的絲綢之路有關。
史料記載,曾經雄踞在西藏阿里的象雄王國至少在距今3800年時形成,在公元7世紀前達到鼎盛。有學者認為,地域遼闊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
呂厚遠說,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絲綢之路并不只有一條路,它是由許多網狀的分支組成的。根據故如甲木遺址出土的茶葉推測,在1800年前,絲綢之路可能已有一個分支穿越青藏高原。
作者:許萬虎 黃興 (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