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西昌汽車東站等候發車的客運車輛。
1月11日,正在收取“爛路費”的檢票員。
買了全價的汽車票,上車后檢票員卻要求每人再加收20元的“爛路費”。還頭一回聽說“爛路費”的伍先生想要個說法,但他得到的答案是“不想交錢,就請下車”。
連日來,涼山州多名乘客向華西都市報反映稱,從西昌往返昭覺、美姑、雷波等“東五縣”的客運班車,幾乎都存在著乘客在車站買了票,但上車后卻被車主加收20至30元所謂“爛路費”的情況。乘客雖然覺得憤怒,但也別無他法,只能“認宰”。
1月1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從2013年開始,西昌發往涼山州“東五縣”的客運班車,就長期存在車主私自抬價、加價的現象。車主們加價的理由很簡單:道路維修,路況太差。車主直截了當 表示,寧愿被罰,也要收這個“爛路費”。
乘客舉報
買了票上車咋還要交錢呢?
1月8日上午9點過,西昌市民伍先生在西昌汽車東站,購買了一張西昌至昭覺的汽車票,包括保險,價格一共是41元。
伍先生說,他上車坐定后,車子還沒有開出站,車上一名女子就開始挨個檢票。女子要求,每位乘客交20元錢給她。
“當時我就納悶,我在站上買了票的,為啥子還要交20塊?”伍先生覺得很奇怪,他詢問檢票員后被告知,這20元是“爛路費”,也叫“加班費”。
見伍先生不愿意交錢,客運班車駕駛員站出來解釋說,近期西昌到昭覺在修路,路況很差,所有班車都要在票面原價的基礎上,再加收20元。其他車也是這樣,愿意坐就坐,不愿意就請下車。
伍先生說,因為要趕著去辦事,見其他乘客都交了錢,他也只得掏錢了事。同樣,第二天在從昭覺返回西昌時,車主又收取了全車乘客20元的“爛路費”。
乘客李先生、蔣女士等一行5人,也遭遇了坐車被加價的情況。李先生說,2015年11月27日,他們從西昌乘車前往美姑縣,牌號川W34405車上的32名乘客,在票價62元的基礎上,每人均被強行加收了20元“加班費”。
李先生一行覺得此事非常不合理,于是,聯名給涼山州運管處、西昌市運管所寫了一封舉報信。
他質疑說,車主加價的理由是修路“路爛”,這種加價行為,算不算違法收費?
記者調查
車主說:因修路成本劇增
1月11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西昌汽車東站。車牌號為川W63553、開往昭覺的客運班車,正準備發車出站,“到昭覺不?上車就走,60塊錢一個人!”
記者上前詢問時,幾名等待發車的車主圍了過來,解釋了他們為何要加收車費的原因。
車主表示,他們都是個人掛靠在公司名下跑客運的。從去年開始,前往昭覺、美姑、金陽、雷波、布拖等“東五縣”的道路都在升級改造,路況很差,遇到雨雪天氣更惱火。以前一天可以跑個來回,現在一天最多跑個單邊,收入明顯下降。另外一名跑雷波縣的車主則表示,一趟來回油費大約1200元,掛靠公司規費每月4000至5000元,再加上修車費等,感覺賺不到錢,所以才選擇私自加價。
車站說:無執法權很無奈
對于車主在票價之外,私自加價的行為,西昌汽車東站站長余祥春頗為頭疼。
他介紹說,到昭覺、雷波、布拖、金陽、美姑等“東五縣”的客車,和其他路線不太一樣的情況是,基本上都是個人掛靠公司運營,額外收費問題不時發生,車站也經常接到乘客的投訴。
據介紹,車站曾協同西昌市運管所,對被投訴的車輛進行了罰款和停運等處理,但效果不明顯,反而越來越多的車主都在額外加收車費。曾經有段時間,車主竟然找人將車站的車票全部買光,然后拿出去加價賣。
但由于車站僅是一家企業,他們沒有執法權,也非常無奈,“其實車站吃了啞巴虧。”
為何加價?
修路后已上調票價 車主仍想多“創收”
事實上,據當地媒體報道,從2013年開始,從西昌發往“東五縣”的客運班車,就出現了車主私自加價的現象,而當時并沒有修路。當年12月底,西昌到美姑的票價最高上漲4倍。
也就是說,沒有修路時,車主就在加價,目前正在修路,更加成為車主們漲價的理由。
1月11日,涼山州公路運輸管理處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私自加價現象,運管處也接到了一些乘客的舉報,也一直在進行打擊查處。
涼山州發改委資源環境價格科副科長潘繼紅介紹說,去年到今年,涼山州展開交通大會戰,很多縣際道路確實運行困難。為此,物價部門也考慮到了車主的利益,去年12月10日和15日,州發改委分兩次行文,上調了“東五縣”客運價格,分別比原來上漲了10至15元。
涼山運管處的這名負責人表示,一些車主并不滿足于此,之所以冒著被罰款的風險,還是要額外加價,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
|進展|
已有涉事車輛被處罰
對于車主私自加價的行為,涼山運管處已經加大了查處力度。1月7日,隸屬西運集團公司的昭覺至西昌川W59260客車駕駛員俄洛子沙,被停班學習3天,罰款2000元,停運一周,當天多收的560元全部退回公司,由公司返給乘客。西昌至昭覺W61561客車也被所屬西昌市匯通客運有限公司處理,罰款5000元,停運一周。
涼山運管處建議,乘客如果再遇到類似情況,請保留證據,并積極向運管部門進行舉報。
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