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1日訊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香港《明報》11日報道,日本研發出準確度高的診療感應器,只要呼一口氣就可判斷用戶是否患癌或糖尿病等疾病。
這款感應器由日本國立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NIMS)聯同NEC、住友精化、大坂大學和瑞士精密儀器公司開發。感應器為一片數厘米見方的小晶片,裝嵌特制薄膜。只要向薄膜呼氣,感應器便會分析氣體內的化學物質,確認有否患上癌癥等疾病的特征,判斷患病可能性,并將診斷結果傳送至智能手機或電腦,供醫護人員參考。感應器已大致完成開發,將于2022年全面推出市場。專家期望感應器可與智能手機等裝置結合,讓普羅大眾隨時作自我診斷,及早發現健康問題以減輕醫療開支。
業內人士指出,癌癥及糖尿病一直是困擾人類健康的重大危害之一,若能做到簡單檢測就能精確判斷,是一項重大醫學突破,能為重大疾病預前治療提供重要參考。而作為此項診療感應器的核心,生物傳感技術無疑起到重要作用。有人把21世紀稱為生命科學的世紀,也有人把21世紀稱為信息科學的世紀。生物傳感器正是由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集成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生物傳感器已經成為一個涉及內容廣泛、多學科介入交叉并且充滿創新活力的科技領域。
據統計,2010年全球生物傳感器市場銷售額突破了1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25億美元。其中臨床檢驗占44.9%,家庭診斷20.2%,環境監測14.3%,實驗室10.7%,工業過程6.6%,生化反恐3.3%。但我國目前生物傳感器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不到10%。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巨頭紛紛涉足生物傳感技術,相關概念股有望分享這次科技盛宴。
美達股份(000782)全資子公司美新投資向圣美醫療投資4000萬元,增資完成后持有其9.75%股權,從而切入動態血糖監測領域。圣美醫療為中美合作企業,主營為人體植入連續血糖設備的研究與銷售,其核心技術葡萄糖生物傳感器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公司還與威高集團在可穿戴醫療設備、醫療大數據云平臺、醫療健康管理領域展開合作,積極推動相關產業的建設與運營。公司向大健康領域轉型已在快速推動中,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三諾生物(300298)專注于生物傳感相關技術的研發,打造生物傳感器技術開發平臺。目前中國血糖監測市場規模約為50億人民幣,其中醫院市場和零售市場各占50%。醫院市場中進口品牌占有90%左右的市場份額,零售市場中三諾生物占有2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聯合公司控股股東共同出資27250萬美元,收購美國尼普洛診斷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有望打開歐美發達國家市場。
漢威電子(300007)是國內最大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制造商,產品主要應用于石化、冶金、醫療衛生、公共場所等領域,用于防火防爆、預防中毒、污染監測等。公司圍繞成為領先的物聯網(IOT)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商的發展目標,打造“智能傳感器、智能儀表和物聯網系統平臺”三大技術體系,致力于成為一個以多門類智能傳感器為核心,以智能儀表裝備為支撐,以物聯網行業應用為主線的物聯網方案與服務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