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榆林訊(記者 祁銘)“起初要9萬元,最后要了5萬元。”近日,榆林某企業負責人稱,幾年前該企業曾開過兩家酒店,但遭遇榆林市榆陽區供電局西沙供電所多次斷電,酒店出于無奈,送上5萬元。然而3年過去了,這筆錢并未入供電所公賬。華商報記者采訪后,3萬元被退回。
酒店:屢被斷電,無奈送錢
近日,榆林某企業一后勤人員反映,3年前,他們企業在西沙某地段開酒店時,經常遭遇斷電。2012年,又一次被斷電后,酒店陷入癱瘓,供電所相關人員讓去找供電所領導解決。該后勤人員稱,供電所提出,恢復供電需要錢,“起初要9萬元,找關系協調后,時任所長高鋒讓我們給西沙供電所副所長續建民辦公室送去5萬,電力恢復如初。”這筆錢到底是什么費用?至今沒人解釋。
2015年12月,該酒店轉讓,前期合資人在財務核算時,對這5萬元支出沒有發票提出質疑。“我們就向西沙供電所領導要這5萬元的發票,但其百般推脫,最后西沙供電所副所長續建民寫下了一張5萬元的收條。”該后勤人員說,寫收條的日期是2015年年底,但落款日期卻寫成了2012年9月10日,經了解,西沙供電所單位財務賬戶并沒有收到這5萬元。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該收條是用一張白紙所寫,內容為“今收到××××(企業名稱)及其它材料費伍萬元正(50000),西沙供電所。并加蓋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榆陽區供電分公司西沙供電所公章。
原所長:嚴格來說我們違規了
5萬元錢到底進了誰的口袋?對此,西沙供電所副所長續建民稱,這5萬元確實沒有進入單位財務公賬,而在他自己的賬上掛著。西沙供電所原所長高鋒稱,2012年,該酒店電纜出現問題,需自費更換,因酒店用電急切,他們就收了5萬用于抵押材料費。“這5萬元確實沒入賬,一直在副所長續建民那放著,嚴格來說,我們違規了。”
1月8日下午,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榆陽區供電分公司總經理高生軍向華商報記者表示,經初步了解,西沙供電所此做法是違規的。“我正在下鄉,等下周一回來處理。”華商報記者來到榆林市供電局,該局黨委書記馬永強稱,此事應由該局紀委書記曹世昕處理,華商報記者多次撥打曹世昕電話,均無人接聽。
就在華商報記者采訪后的次日(1月9日)上午,西沙供電所負責人通知該企業,承諾退還3.5萬元。“已給了我們3萬元,還有5000元沒給,其余的1.5萬元說是材料費,但我們也沒有見到正規發票。”該企業后勤人員說。
法律界人士稱,榆林市榆陽區供電局西沙供電所領導占據5萬元長達3年之久,涉嫌私設小金庫;而這5萬元如被個人開支,則涉嫌貪污,檢察機關應當及時介入調查。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