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城市一出租屋內,40臺打印機造出假幣500萬元。 警方供圖
警方繳獲的20元面值假幣,還未進行切割。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金國建 攝
他是一名大學生,本來在裝修公司做設計,對色彩很是“敏感”。他轉行,很快被抓。為啥?他參加了一個用打印機制售假幣的團伙,作為團伙中最高學歷者,他的能力找到了“用武之地”。
快遞公司郵寄的快件封得嚴嚴實實,據稱里面裝的是設計圖紙等重要資料。可警方發現,里面裝的是未切割的假幣!
警方因此找到他,該團伙制造假幣面值達500余萬元,是東北地區歷史上破獲的首例制假幣案件。昨日,遼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金融大隊大隊長王世峰講述了該案的偵破過程。
快遞包裹內發現大量假幣
2015年12月8日18時許,遼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得到線索,在市內的一家快遞公司有人通過包裹郵寄假幣。包裹里面是20元、10元面值的假幣,總面值達9萬余元。一張紙上印兩張,圖案清晰。
快速公司工作人員稱,該顧客此前郵寄過此類包裹,稱里面裝有設計圖紙等重要資料,不方便拆開看,快速員沒多想就將快件發出。“這些假幣一旦流入市場,不僅擾亂金融秩序,也將會給百姓帶為財產損失。”王世峰稱,由于案件重大,公安局長親自趕到現場,對案件偵破進行部署,要求多警種配合,成立專案組。
經偵查,27歲的本溪人欒某,吉林人邊某、鄭某進入警方視線。警方得到線索,欒某當晚居住在遼陽縣一家賓館。
2015年12月9日凌晨1時許,專案組在賓館內將欒某抓獲。欒某對制售假幣并經快遞銷售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供述該團伙共3人,其余兩人居住在遼陽市白塔區梧桐雅居小區出租房內。7時許,警方在出租屋內將同伙邊某、鄭某抓獲。
二室一廳的房間內,所有帶格的柜子內裝滿了假幣,儼然是造幣車間,當場查獲假幣200余萬元,以及燙金機、金線紙、水印模板等制造假幣設備。
未用WIFI上網 引上線懷疑
邊某等三人稱,他們是在網上結識的,從2015年10月份開始制造假幣,擔心被抓,輾轉各地,剛到遼陽落腳,就被抓了。
邊某交代,他在網上結識了網名為“演員”的上線,從那里購買的半成品,在遼陽進行加水印、燙金線等再加工,然后再銷往全國下家。
上線“演員”通過快遞公司或是客運發貨,“演員”的真實姓名和模樣都不知道,“每天早8時,必須在群里簽到,否則證明對方出事了”。
專案組要求邊某在群內簽到,邊某的QQ上顯示是使用流量數據上網,這引起“演員”的警覺,連續發問不使用WIFI上網的理由。
為了穩住上線“演員”,專案組特意為邊某接無線路由器,讓他使用WIFI上網,保持與“演員”的正常溝通。
端掉老巢查獲40臺打印機
專案組在葫蘆島警方的配合下,掌握了“演員”位于興城市某小區的租住處,立即前往興城市,準備將“演員”的老巢一舉打掉。
2015年12月10日凌晨1時,專案組在窩點內將“演員”劉某及其同伙程某抓獲。房間內的場面更為驚人,10臺電腦同時連著40臺打印機,屋內堆著大量用于制造假幣的紙張、墨水以及各種設備。
劉某交代,由于察覺邊某的行動有些反常,他正準備搬離該窩點。而其另一同伙劉某某提前行動,已經轉移了。專案組迅速展開對劉某某的追擊行動,終于在2015年12月10日中午將其抓獲,在其攜帶的行李箱內查獲面值150余萬元假幣。
至此,專案組在48小時內,一舉將該團伙6名成員全部抓獲,查扣假人民幣面值合計350余萬元,查扣用于制造假幣的電腦、打印機等設備50余臺。
技術人員是名大學畢業生
昨日下午,在遼陽市看守所,“演員”劉某稱,自己總想走人生捷徑,被警方抓住也在意料之中,“最開始就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劉某,葫蘆島人,24歲,無業,父母現在不知道他犯下如此大的罪行。
另一名嫌疑人劉某某對自己的罪行表示極其懊悔,29歲的他原本在山東東營一家裝修公司工作,每年有七八萬元的收入。原準備2015年與女友登記,裝修新房后就把婚結了。
劉某某總嫌錢掙得太辛苦,沒事時喜歡上一些偏門網站,“上面都是一些靠旁門左道生活的人”,其中就包括“演員”劉某。
劉某某從“演員”處低價購買過兩次假幣,“感覺印制水平不高,這種假幣我也可以做啊”。大學專修環境設計的劉某某熟練掌握PS技術,決定試一試,經過20多天的努力,無數次的實驗,他做出來假幣了。
巨大的成就感讓他飄飄然了,在“演員”的鼓吹下“以技術入股”的方式來到葫蘆島,干起了印制假幣的勾當。劉某某負責技術,“演員”負責在網上銷售,“他告訴我,一天能收入萬元,在這樣的誘惑下才加入的”。
東北地區首例制假幣案
劉某某稱,去年11月份回了一次老家,當時手中僅有兩萬元錢,因為大部分錢都用來添置設備,“用于擴大再生產”。冒著巨大的風險,并沒有帶來理想的收益,他曾動搖欲撤出,但最終還是返回了葫蘆島。
該團伙印制的假幣大多是小面值的,原因竟然是“小面值的沒有多少人細看”。而百元鈔不但對印刷質量要求高,“主要是不容易出手”。
王世峰介紹說,打印機制造出來的假幣沒有真幣的凹凸感,如果仔細辨認仍然能識別出來,“經過做舊處理過的假幣混到真幣中很容易出手”。
王世峰稱,該團伙制造假幣的手段并不是最高,卻是東北地區歷史上破獲的首例制假幣案件,“以前都是在南方印制,北方有販假幣的”。該團伙制造的假幣銷往全國24個省,輻射50多個城市,加上被現場查扣的假幣,總面值達500余萬元。
目前,6名嫌疑人因涉嫌偽造貨幣罪已經批準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遼陽記者 金國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