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因股市動蕩IPO一度暫停,但2015年A股IPO融資規模仍相當可觀:全年220只新股上市累計融資1588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102%。機構預期2016年的新股巿場更趨平穩,并在注冊制推出后適當提速。
2015年7月4日,因A股連續暴跌,新股發行被暫停。2015年11月IPO宣布重啟,12月23日年內最后一批新股開始申購,為2015年的IPO市場畫上句號。來自德勤的統計數據顯示,整個2015年A股市場完成了220起IPO,累計融資1588億元,較2014年同期分別上升76%和102%。
對2015年新股市場貢獻最大的,是三只超級大盤股國泰君安、中國核電和東方證券。三起重磅IPO融資額均超百億元,其中國泰君安證券融資301億元、中國核電融資132億元、東方證券融資100億元,合計融資額533億元,占據全年度融資額三成,推高了年度新股募集資金總額。而2014年,滬深兩市僅有國信證券一起大型IPO,融資額約為70億元。
過去一年,A股IPO市場高市盈率問題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數據顯示,84%的IPO項目市盈率在20倍至40倍之間,較2014年同期增加了1個百分點;16%的IPO市盈率在10倍至20倍之間,較2014年同期減少8個百分點;2015年1只新股定價市盈率10倍以下;未有IPO定價在40倍或者以上,最高的市盈率僅為32.55倍。
新股上市之后普遍上漲,妖股輩出,其中中文在線、樂凱新材、暴風科技、創業軟件、信息發展等成為新股暴漲的典型。據Wind資訊統計,暴風科技、創業軟件、埃斯頓、中文在線、博世科在上市后的3個月內分別上漲了42倍、12倍、11.8倍、10.85倍、10.72倍。
就新股上市后第一日的情況來看,溫氏股份、新城控股表現最佳,兩只股票上市首日漲幅分別高達242.48%及198.88%,而溫氏股份更是一度成為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個股,新城控股則是A股中第二個“B轉A”的成功案例。
機構普遍預計,在注冊制推出后,監管機構很可能會適度為新股發行活動提速。德勤預期,2016年大約有380只至420只新股發行,融資額會達到2300億元至2600億元。
文/本報記者齊雁冰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