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昨天是A股2016年首個交易日,股指卻一路大幅走低,并兩次引發熔斷機制至收盤。《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昨日盤中板塊全線飄綠,共有逾千只個股跌停,逾九成個股呈現資金凈流出,大單資金累計凈流出843.97億元。從行業資金流向看,計算機(82.60億元)、醫藥生物(63.54億元)、非銀金融(63.01億元)等三大板塊資金凈流出居前,累計流出資金達209.15億元,成主要的做空對象。本文特對上述三板塊昨日的資金流向進行仔細梳理,揭示短期市場的投資風險,供廣大讀者參考。
計算機短期多空分歧仍較大
昨日,滬深300指數在13時33分下跌近7%二次觸及熔斷閥后,滬深兩市A股均停止交易至收盤,資金大幅流出;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計算機板塊昨日大單資金累計流出82.60億元,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首位。
個股方面,在137只上市交易的計算機個股中,昨日有127只個股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出態勢,占比92.70%,其中22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額在1億元以上,而恒生電子(3.89億元)、科大訊飛(2.81億元)、同方股份(2.48億元)、漢得信息(2.37億元)、四維圖新(2.23億元)和紫光股份(2.14億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額更是在2億元以上,在資金大幅出逃影響下,這22只個股昨日也均以跌停價收盤。
可喜的是,盡管板塊整體資金大幅流出,但仍有6只個股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分別為:天澤信息(126.86萬元)、中海科技(735.98萬元)、高偉達(1224.37萬元)、大華股份(1819.99萬元)、天源迪科(1825.27萬元)和中科創達(4774.31萬元),在資金的熱捧下,這6只個股中,次新股中科創達、重組預期股天澤信息強勢漲停,另外除高偉達跌停外,其余3只個股盡管都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但均跑贏同期大盤。
對于計算機板塊機會,海通證券表示,盡管行業中長期仍享有高估值溢價,但在注冊制實施在即、行業整體處于估值高位背景下,板塊短期多空分歧仍較大。可關注板塊內熱點主題結構性機會,個股推薦潤和軟件(布局云IT和互聯網金融)、銀江股份(從交通、醫療到金融實現智慧城市生態閉環)、易華錄(政府大數據運營+智慧交通大數據應用)、科大訊飛(人工智能語音)和寶信軟件(潛在工業4.0解決方案轉型企業)。
醫藥生物防御性機會仍存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醫藥生物板塊昨日大單資金共計流出63.54億元,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二位。
個股方面,在198只上市交易的醫藥生物股中,昨日有185只個股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出態勢,占比93.43%,其中前期表現強勢的中藥股同仁堂大單資金凈流出額為4.08億元,資金流出額居第一,另外吉林敖東、海王生物、中源協和、中恒集團、達安基因、海南海藥和九九久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額也均在1億元以上,有市場人士表示,資金大幅流出,不利于個股短期表現,需警惕布局。
市場表現方面,昨日有19只個股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下跌6.86%),其中福安藥業、天目藥業、富祥股份為僅有的3只收紅個股,且均以漲停價報收。這3只個股如此強勢,與當前市場熱衷并購重組股、次新股投資邏輯不無關系。福安藥業擬收購煙臺只楚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昨日起復牌交易。天目藥業擬購買科泰生物100%股權;次新股富祥股份自上市起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震蕩行情下,多數機構仍看好醫藥生物板塊防御性機會,其中華泰證券表示,逢調整即可買入板塊龍頭股。個股推薦進軍康復領域的龍頭企業華邦健康,有營銷模式變化的OTC企業仁和藥業、片仔癀等,經營趨勢向上的藥企精華制藥、萊美藥業、亞寶藥業和醫療服務龍頭企業愛爾眼科、和佳股份等。
非銀金融關注政策面驅動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非銀金融板塊昨日大單資金共計流出63.01億元,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三位。
個股方面,除次新股華鐵科技外,其余個股均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出狀態,其中22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額在1億元以上,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國平安、廣發證券、太平洋、新華保險、方正證券、東興證券、東北證券、華泰證券、西部證券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額更是高達2億元以上。市場表現方面,僅華鐵科技、中國平安、中國太保3只個股跑贏同期大盤,跌幅分別為:3.43%、5.42%、5.75%。
對此,市場人士表示,昨日A股的下跌屬于非理性下跌,恐慌性拋壓較大,后續股指會慢慢修復,短期看來,要回歸價值投資和逆向投資,在注冊制實施在即、資本市場改革步伐加速背景下,非銀金融板塊未來機會仍較大。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非銀行金融業正面臨著來自三大變量的沖擊:供給側改革下的金融改革推進期,市場環境調控期,以及企業業務模式調整期。業內人士表示,在這個特殊時點,政策環境是近期內影響非銀金融業的最重要變量。而從中長期來看,投研實力與資金實力成為決定非銀金融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投資策略上,東方證券表示,2016年非銀金融業投資核心要素為政策驅動,證券行業預期上半年看自營,下半年看兩融,建議關注東興證券、華泰證券、西南證券。保險行業預期在償二代落地后,杠桿投資邏輯將進一步強化,建議關注新華保險。在注冊制、金融混業等政策放開預期下,多元金融建議關注魯信創投、錢江水利和中航資本等。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