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4日專電(記者王飛航)記者從山西省氣象局獲悉,由于去年玉米受旱減產,該省昔陽縣2865名農民近日獲得22.94萬元干旱指數賠償款,這也是山西省首例氣象指數保險賠付。
據了解,我國的傳統農業保險,賠償額需要基于實際產量的損失進行核定賠償,存在損失調查時間長、人力物力投入多、損失程度難以定量評估等問題。
2014年底,山西省開發出首款農作物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玉米干旱指數保險。山西省氣候中心以近30年的氣象觀測數據為基礎,結合各縣玉米實際產量,計算給出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理賠起點和每毫米降水量的賠付額,由保險公司根據該數據制定不同縣域的理賠計劃;只要天氣指標數據超過約定水平達到理賠標準,就可以馬上啟動賠付,直接把錢打到農民賬戶,縮短了理賠時間。
山西省氣象部門觀測資料顯示,2015年5月14日至7月1日玉米生長期間,昔陽縣累計降水量為27.8毫米,低于玉米干旱氣象指數綜合保險賠付標準(40毫米)。農戶因降水較少可獲得每毫米1.35元賠償。昔陽縣共計理賠22759.05畝,每畝按10.08元理賠,總賠付金額為229411.224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