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最新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這也將成為判斷中國經濟2015年全年成績和2016年開局走勢的重要參照。
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制造業PMI為49.7%,高于上月0.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為54.4%,繼續上升。數據的主要特點呈現出,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雙回暖,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消費品制造業穩定增長。同時,產業結構升級不斷推進,隨著生產的回升,企業采購意愿也有所增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2015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雙回升。從數據來看,12月份的PMI雖然微幅回升,但仍位于臨界點以下,且低于歷史同期水平。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品價格反彈助推企業補庫、微刺激見效和出口改善等共同推動12月份經濟回升。
“隨著去產能進程加速,就業下滑預計會更大。就業下滑,風險暴露增加,政策依然友好。而非制造業PMI創2015年新高,顯示服務業繼續高景氣。”任澤平表示。
從數據來看,非制造業PMI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為2015年以來的最高點,擴張動力較為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表現出較強的擴張態勢。同時,新訂單指數為51.2%,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需求繼續回升。”趙慶河表示。
“展望2016年,房地產投資、出口等需求側已經陸續探底,但供給側尚未產能出清,經濟將繼續維持L型走勢,期待供給側改革破局。”任澤平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