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2016年“成長”仍將是A股市場重要的投資主線,在政策紅利和內生需求的雙輪驅動下大放異彩。其中,養老產業、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有望成為成長盛宴的三大主角,并引爆各自細分領域和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養老產業鏈正在迎來歷史機遇;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仍將成為成長投資主題的領軍力量;而消費的不斷升級將推升文化、教育、體育、娛樂等社會服務業步入黃金發展期。
夕陽紅——養老產業迎歷史機遇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聯合國預測,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將在2060年達到頂峰,達4.2億人。養老將是目前以及未來較長時期內的一個投資主題,潛在需求龐大,養老產業將迅速擴容,進入歷史機遇期。
政策紅利為整個養老產業鏈帶來重大利好,醫養結合也為未來的養老產業指明了方向。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與此同時,《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提出四大目標:一是到2017年,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可及性明顯提升;二是到2020年,符合國情的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三是醫療衛生和養老資源實現有序共享,醫養結合網絡基本形成,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明顯提升;四是所有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都能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服務,基本適應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十三五”期間養老產業將爆發,核心原因在于“富人變老”——人數最多且同時享受改革開放、房地產黃金十年兩輪財富紅利的“嬰兒潮”高凈值人群一代的老去,與當前老年人財富及消費偏低的現狀形成明顯“預期差”,帶來的巨大增量蛋糕。從政策催化看,“十三五”規劃、今年年中的“十三五”養老產業頂層設計以及未來1-2年風投等產業資本的加速運作將帶來養老產業持續、確定性的“風口”。從產業形態上看,參照政策、一級市場及日本經驗,居家養老及其對應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將是未來養老產業最主要的形式,而面向中高端人群的“精品化、連鎖化”的商業養老地產有望在“十三五”期間獲得爆發。建議投資者布局兩條主線,精品化養老地產類公司以及互聯網O2O“智慧養老”類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潛在盈利機會主要集中于養老地產、養老醫藥、保險板塊。對于養老地產,整合醫療資源+進入醫療服務市場的盈利模式已逐漸明確,看好有前瞻性養老布局、具有醫療資源整合能力的標的;養老醫藥產業已進入高速成長期,預計市場規模5年內翻倍,與養老相關醫藥標的向上空間較大;保險行業的業務貫穿整個養老產業鏈,可分享整個養老產業的政策紅利,三支柱失衡、養老金缺口、政策的逐步兌現將帶來確定性較強的長期上升空間。
此外,養老產業痛點較多,核心兩大問題是支付能力不足與服務提供不足。不過,在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潛在需求無法釋放,行業中多數機構虧損的情況下,目前能盈利的機構競爭力強、發展空間大;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目前政策推進和未來代際變化中有望得到緩解或解決,也將帶來行業利好。與此同時,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痛點恰是行業發展機遇,對醫養結合的發展模式,為失能等剛需人群提供服務的模式,以及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機構來說,都是重大機遇。
新奇炫——信息技術浪潮方興未艾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科技時代,新技術革命風起云涌,新概念蔓延全面提速。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顛覆人們生活習慣、加速產業結構轉型的信息技術將進一步蓬勃發展,由此將繼續在二級市場點燃投資機會。另外,虛擬現實、量子通信等不斷出現的“新奇炫”產品,更能引爆投資激情,帶來無限想象,獲得投資者的偏愛。
分析人士指出,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視頻,互聯網從線上向線下不斷滲透后,線上、線下數據資源加速積累,未來重心將更多向后端數據處理和運用轉移,對應云計算、大數據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橫向發展空間上,在通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基礎上(4G等),內容端也將從過去的文字、圖片、語音,逐步走向視頻時代,對應智能視頻產業鏈(可穿戴設備、客廳經濟等)迎來大發展。
此外,在眾多科技類題材中,“新奇炫”無疑是最好的品種。目前來看,新晉崛起的虛擬現實和量子通信最為耀眼,預計2016年都將有活躍表現。
虛擬現實已經到了爆發的起點。興業證券指出,縱觀科技史,新科技成功的四要素,虛擬現實均已具備:一是抓住痛點,提供一個更加真實的虛擬世界體驗;二是無更合適的替代品;三是主流設備已從技術上有效解決眩暈問題,實現硬件瓶頸突破;四是價格適中。綜上,虛擬行業薄發在即,2016有望成為虛擬現實元年。投資方面,目前國內虛擬現實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將虛擬現實與特定場景應用結合的B端應用類、渠道類、硬件器件類標的將受益。從長期看,打造完整生態閉環,布局內容、平臺與全產業鏈的有競爭力的公司占有先發優勢,未來當虛擬現實市場最終引爆時公司價值將凸顯。
我國在量子通信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技術已經成熟達到商用水平,未來一旦實現更多技術突破,市場空間將非常廣闊。據專家預測,單就量子加密領域而言,國內現有潛在市場規模就可達500-1000億元。本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要求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量子通信首當其沖,未來政府加大投入和扶持是大概率事件。安信證券指出,國家層面對于信息安全空前的重視程度,都促使量子信息成為具有頂層戰略意義的重要領域和發展方向。另外,由于量子信息技術的專業性和其所處的產業周期,大部分投資者對其認知仍然停留在較為基礎和朦朧的階段,主題投資的取勝之道在于對預期差的提前把握,現階段布局量子信息主題都是最佳時機。
文教體娛——經濟轉型激活現代服務業
在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我國由重化工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成為大趨勢,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將快速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孩時代的正式到來,文化、教育、體育、娛樂等服務方面的消費在居民整個消費支出中的占比將逐步提升,現代服務業將迎來黃金時代。
“十三五”規劃建議已明確,到2020年,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不斷被打開。文化作為連接民生與消費兩端的重要產業,對于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滿足國人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與實施大消費戰略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中長期看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十分廣闊。在行業改革向好以及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前提下,文化未來是資本市場中有望保持高成長與高景氣度的產業之一。
教育方面,幼教、K12(校園市場+校外市場)、國際教育(語言和留學、國際學校)、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多點開花。教育法修改在即,營利性教育組織/公司有望大規模崛起,解決普惠教育之外的多元化等市場效率問題,A股將迎來教育資產證券化大浪潮。業內人士建議重點關注相關上市公司在民辦教育領域的布局,以及相關培訓輔導機構的證券化。從民辦教育品牌的崛起和教育資產證券化和資本整合的角度,幼教市場、職業教育市場和國際教育最為看好,因為這三個行業相對于其他細分領域格局更加分散,民辦教育法修改加速證券化,非常適合具備較強的資本整合能力的上市公司的成長路線。從關注新技術的投資角度看,重點推薦K12領域。
根據國務院46號文的規劃,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要達到5萬億元的市場空間,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對體育產業增加值的估計,預計整個市場年化增長率將達到13.3%。46號文落實將不斷加速,未來體育產業利好因素眾多。各省市均做出了對于體育產業的長期規劃,政策的落地情況良好。同時,資本的涌入進一步推進了體育產業的整合與創新,尤其是對于國外體育產業的學習交流不斷加速,各大公司紛紛布局。在政策扶持、消費升級、外部因素(成功申辦亞運會、冬奧會)等的刺激下,未來體育產業的增長空間完全打開,建議關注在體育產業擁有深厚布局的相關標的。
科技改變生活,帶來全新文娛方式。智能電視、IPAD、IPOD等智能終端的快速成長,各終端之間通過互聯網相互連接,使得呈現形式在不同的終端上無縫對接,文化娛樂消費方式由之前的被動變為主動,從而進入物聯網下的場景文化消費,從而衍生出更多由文化娛樂消費衍生的其他消費力。因此,智能終端改變了文化娛樂的消費方式,主動性的文化娛樂方式將更加有效地激活潛在的消費力;大數據、粉絲經濟、互聯網眾籌手段讓娛樂營銷變得更加精準;VR技術有望引發繼3D之后又一次全新娛樂消費升級。互聯網時代,娛樂創新將帶動更大文化消費市場,娛樂創新大有可為。(記者李波)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