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想低調做好事的邱大媽,婉拒了我們給她拍照的要求。大媽家的陽臺,處處透著這位老人儉樸的生活。
建國南苑
每年發紅包都有一個幸福的理由
2015年最大的喜事是外孫女出嫁了
不管誰收到新年紅包,都會很開心吧?
西牌樓社區建國南苑有個邱大媽,今年81歲,每年都會自掏腰包給小區保潔員發紅包,從最初的每人20塊,到50塊,再到100塊,再到今年的200塊,已經堅持發紅包整整8年。
2015年的最后一天,天氣晴朗,有讀者打進85100000熱線說,邱大媽又給小區保潔員發紅包了。以前每個人發100元,今年漲了,每人發200元,小區有7個保潔員,大媽一共發了1400元。 記者 金潔潔 通訊員 何超 文/攝
每年發紅包都有一個幸福的理由 今年又有啥喜事?
昨天中午12點,我去找邱大媽,3年前我就因為發紅包的事情采訪過她,不過對大媽的長相有點模糊了,腦子里只閃現出一位頭發花白的大媽,圍著一塊紅藍相間的絲巾,拿著紅包在樓底下,笑瞇瞇地給保潔員發紅包。
去的路上,我想一個81歲的高齡老人,她的身體是否安好,樓梯是否還爬得動?
邱大媽發紅包從2009年開始,每年春節前,都會給小區的保潔員發紅包,第一年每人10元,第二年每人20元,2011年漲到了50元,也是從2011年開始,邱大媽的名氣一下子打響,幾乎每年都上新聞,而且每年,她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幸福理由。
2011年,紅包翻一番的幸福理由是:邱大媽“減負”啦,她的三個孫輩都有出息了。
2012年,她又發紅包了。大媽身體也不太好,2011年7月還住院開過刀。但大媽說,紅包肯定還是要發的,給10個保潔員,每人發了100元。
再到今年,紅包從100元又漲到了200元。
今年,邱大媽家又有啥喜事?
保潔員王大姐說
我的兩件毛衣也是邱大媽給的
在找到邱大媽前,我遇到了建國南苑小區里的幾個保潔員。
小區有7個保潔員,包括2個掃地的,3個搞綠化帶的,1個掃樓道的,1個掃廁所的,每月工資2000多塊,今年已經領到了邱大媽的紅包。
保潔員王大姐,安徽人,49歲,騎著自行車巡掃地上的垃圾,她去年來的,今年是第一次領到紅包,感覺蠻驚喜的,準備拿這200元紅包過年買點魚肉。
她每月工資2500塊,這200塊錢紅包對她來說,也算不少了。“大媽那么大歲數了還記得我們,這么好的大媽,哪里找啊!”王大姐說,她賺來的錢,都要寄回老家,補貼給孩子們用。
她每天早上能看到大媽提著個小籃去買菜,她叫一聲“大媽”,大媽回一聲“小王啊”。
“我穿的紅毛衣也是大媽給的。”王大姐不知道大媽住哪一戶,只知道大媽從6樓拿下來兩件很好的紅毛衣說,給小王。
另一個保潔員徐大姐,算是小區最資深的保潔員,在小區快10年了,每年能收到邱大媽發的紅包,“大媽對我們外來打工的人特別好”。
邱大媽叫啥名字?保潔員都說不上來,只曉得她住在××幢6樓,平時見了面都喊她一聲“大媽”。
這次有鈔票 就給他們多發一點
以往,熱心讀者一爆料,一大撥媒體蜂擁來采訪邱大媽,今年,有點不太一樣,發紅包事情悄悄過去三天后,我是第一個來找邱大媽的記者。
邱大媽比以前低調很多,我在小區里花了3個多小時才找到她。
她家門口的走廊上,掛著兩只她平常買菜用的竹籃子,一塊木板上,放著荸薺,盆子里浸著兩條年糕,幾個生姜和兩小包超市買的豬大腸,冬天放外面堪比放冰箱,通風又透氣。
在她家門口,擺著兩雙破破的布鞋。
見到邱大媽,她跟3年前一樣,一點沒變,還是圍著那塊紅藍相間的絲巾,戴著一副散光加近視眼鏡,精神氣很足。
我們就坐在她家的走廊上聊天。大女兒過來探望她,在幫家里搞衛生。
邱大媽說,她今年發的1400塊紅包啊,1000塊錢是孫子去年給她的壓歲錢,她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3個孫輩每人每年給她1000塊壓歲錢,其他兩個壓歲錢紅包拆掉花完了,還剩一個,她又添了400塊,給小區里7個保潔員發紅包。
邱大媽說,去年每人100塊,今年200塊,有鈔票,就給他們多發一點。
大媽是個特別容易滿足的人,住在一間40平米的老房子里,一室一廳,她睡臥室,老伴睡隔壁陽臺上放置的床。
“我們老年人很省的,年紀大了,沒啥好吃的,買一件衣服可以穿很長時間,又不愛打扮,兩老的退休工資加起來8000塊不到,吃穿足夠用了。”
2015年最大的喜事是外孫女出嫁了
今年大媽只想低調做好事
為啥8年來一直給保潔員發紅包?這源于大媽對保潔員有一種情結。
邱大媽叫邱林英,是杭一棉退休工人,退休后,到當時的小營街道田家園居委會當了15年分管衛生工作的居委會副主任,深知小區環衛工作的辛苦,并對小區保潔員有蠻深的情感。她會熱情地跟小區保潔員打招呼,記得他們的姓,親切地叫他們“小王”、“小徐”。
“今年我給紅包的時間稍微早了點,反正遲早要給他們的,年底事情多,年紀大了容易忘,所以早早地發了好。”邱大媽說,省得記掛在心。
“我是把錢給保潔員負責人老黃,叫他去發的,但我忘記打了聲招呼,千萬別通知媒體了啊!”邱大媽說,幾乎年年上媒體,記者一撥一撥地來,這邊還沒好,那邊又來了,上了年紀的她,有點應付不過來了。
之前,她接受采訪,其實也是為了讓大家看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幫助默默付出的基層工作者。今年,她首次提出要求,低調做好事。因為,她有自己規律的生活。
早上6點起床,去西湖邊蕩一圈,鍛煉身體,再買好菜回來,然后看電視,她最喜歡看戲曲節目。午飯過后,看報紙,或者鉆進被窩看電視,晚上10點準時睡覺。偶爾還叫幾個搭子,搓搓麻將。
2015年,家里最大的喜事,就是外孫女出嫁了,還有就是兩老的身體依舊很棒,老伴82歲,每天都爬城隍山。
今年春節嘛,依舊是大家庭在一起,找個飯店,吃個團圓飯。昨天下午3點40分,邱大媽起身說,好啦,要準備燒飯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