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學生女兵沉著投實彈 曾握仿真手雷都害怕發抖
空軍司令部積極探索新兵訓練新模式提高訓練效益——
集中訓:加速新兵“拔節”成長
北風呼嘯,白雪茫茫。
12月初,空軍司令部新兵訓練旅,1500余名新兵冒著嚴寒訓練正酣。扛圓木、推輪胎、手榴彈投擲、擒敵拳、搏擊術……“殺氣”升騰在訓練場上。為進一步夯實空軍部隊戰斗力生成基礎,全面提升新兵訓練的質量效益,空軍司令部積極探索新兵訓練新模式——變過去由所屬單位分散訓為集中訓,調整充實訓練內容,從嚴從難摔打新兵。
在短短3個月內,如何推動受訓新兵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再到合格戰斗員的轉變和躍升?記者走進該新兵訓練旅一探究竟。
“贏在起跑線上”
12月8日,新兵實彈射擊考核,5名新兵打出5發子彈50環的好成績;單兵戰術基礎動作考核優良率比往年大幅提高……“這批新兵趕上了好時候,贏在了起跑線上!”連續9年帶新兵的骨干熊小榮深有感觸地說。
回顧歷年新兵訓練,空軍司令部新訓工作督導組組長李小平介紹說,各直屬部隊多采取分散承訓模式,一無野戰工事,二無掩體塹壕,三無戰場氛圍,制約了新兵訓練質量。
“終于‘鳥槍換炮’了!”新建的射擊模擬館、手榴彈投擲訓練區,標準的塑膠跑道、400米障礙場,按實戰需要設置的戰術訓練場……訓練硬件的全面升級,讓帶兵骨干們直呼“帶勁”。去年以來,空軍司令部打破以往新訓“各自為戰”的承訓模式,依托空軍某通信訓練基地,集中訓練直屬部隊新兵,整體規劃、集中投入,整合優勢資源、完善訓練設施、規范統一訓練標準,制約訓練效益的問題迎刃而解。
“將軍上講臺、大校作示范、主官傳經驗、教授作輔導”在集中新訓的模式下成為常態。整合優勢資源、遴選優秀教練團隊、外請專家輔導形成合力,使新兵學有樣板、練有標準,軍人基本素養“一次定型”。
“院校式教學、實戰化訓練、連隊式管理、競賽式考核和集約化保障”的集中訓練新兵模式,好似馬力強大的“引擎”, 助推新兵參訓熱情和訓練質量效益節節攀升。
“從這里走向戰場”
隨著“轟”的一聲炸響,掛著“綜合標兵”胸牌的大學生女兵汪靜,沉著冷靜地完成了手雷實彈投擲。回想起當初握著仿真手雷都害怕得發抖的情形,她激動地說:“我從沒想過,我竟可以如此強大?!?/p>
記者了解到,該旅今年新訓消耗子彈和手榴彈數量均創新高,不僅走出“消極保安全”的新訓誤區,更實現了訓練質量與安全的“雙贏”。
以往,人為降低訓練標準的做法在新訓工作中并不鮮見。“在這里學會打仗,從這里走向戰場?!毙掠柭寐瞄L戎軍旗說,他們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基于大綱、高于大綱、嚴于大綱”的新訓指導思想,縮短新兵成長周期。
從嚴從難的標尺是科學,嚴格訓練、創新方法最終都要向科學組訓要效益?!耙酝却瞪冢F在看手表?!边B長鐘瑾告訴記者,過去訓練時間多以“半天”為單位,如今新訓旅在制作訓練周表時,按照“一表統攬”的原則將時間精準到分、內容細化到人,有效避免了訓練時間的流失。
負重急行軍、障礙穿越、沙地匍匐……在嚴格落實大綱規定的訓練課目基礎上,他們還增加了擒敵拳、搏擊術、單兵特種戰術等8個實戰化訓練課目。
“找到更強大的自己”
“匍匐前進!”班長一聲令下,十三連的新兵們毫不猶豫臥倒在冰雪未融的戰術訓練場上,寒風中,他們吶喊著沖向目標,氣勢令人熱血沸騰。新兵顏佳威在一遍遍臥倒起立中胳膊擦掉了一塊皮,他戴上護肘繼續訓練。
戰斗精神培育激發的是士氣,根植的是血性。為了“喚醒”新兵的血性,該旅下足了功夫。他們發揮集中組訓的優勢,組織營與營、連與連、班與班競賽,實行“先進班排掛紅旗、優秀標兵戴胸牌、突出事跡登簡報”,在門廳、走廊等處懸掛張貼新訓骨干和愛軍精武先進典型事跡的海報,在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軍事訓練每月之星的姓名照片,在新兵床頭個人信息牌寫下精武格言。營造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激發新兵的訓練熱情。
他們還根據新兵的特點,為每個連隊賦予戰斗文化主題:“劍鋒所指、所向披靡”的一連,“矢志空天、精武強能”的七連,“勇敢堅強、無懼挑戰”的女兵十二連……在訓練場、主干道和新兵宿舍樓張貼“軍人的熱血永不冷卻,戰斗的刺刀永遠鋒芒”“洗盡嬌氣、錘煉硬氣、熔鑄血氣”等戰斗口號,讓新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
集中訓練,集約的是資源,催生的是效益。在集中訓練的新模式下,新兵們找到了更強大的自己,記者也仿佛聽到了新兵拔節成長的聲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