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2月30日電(記者楊一苗、蔡馨逸)蛤蟆灘的帶頭人梁生寶,為帶動鄉親致富到寶雞買稻種的故事,出自柳青的長篇小說《創業史》。梁生寶一心一意為群眾辦事的精神,感動、激勵了大批讀者。無場次方言話劇《梁生寶買種記》12月29日晚由寶雞市藝術劇院搬上舞臺。
話劇由梁生寶的回憶以展現他小時討飯、長大熬長工的經歷為主線,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后,他作為互助小組組長帶領村民共同走向富裕的故事,反映了中國農民“把日子過亮堂”的內心渴望和不懈努力,以及一個農村普通黨員一心一意為群眾辦事的精神。
在這出話劇中,大量運用了方言和秦腔樂曲元素,使全劇充滿陜西地方風情。劇中由兩位演員分別演繹梁生寶的現實行為和內心所想,來反映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矛盾與堅定,是該劇的創新和亮點所在。
1952年,作家柳青辭去陜西省長安縣縣委副書記職務,定居皇甫村,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創業史》。1959年《創業史》問世,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影響極為深遠。陜西省很多藝術家,如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王西京等人的創作都深受柳青的影響。
據了解,《梁生寶買種記》是首屆陜西省現代文化藝術節的一部分。12月31日,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孟冰編劇的話劇《白鹿原》,將作為藝術節閉幕演出進行展演。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