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末,處于虧損狀態的鋼鐵企業頻頻獲得地方政府財政補助。前三季度虧損13億元的包鋼股份昨日公告稱,收到補貼資金4780萬元。而年內包鋼從政府獲得的補助已經達到17.09億元。
補助額超前三季度虧損額
包鋼股份昨日公告稱,12月25日,公司收到包頭市昆都侖區財政局給予的環保項目補貼資金共計4780萬元。
新京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包鋼股份年內已經獲8次補助,總額高達17.09億元,其中金額最大的一次是在12月22日,公司收到包頭市財政局給予的財政貼息資金共計3.5億元。
進入2015年后,包鋼業績開始大幅下滑,繼第一季度盈利989萬元后,第二、第三季度分別虧損4.64億元和8.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包鋼獲得的8次政府補助均在下半年,也就是陷入虧損的二季度結束后收到。在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超過13億元的背景下,補助將有助于包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全年業績。
新京報記者昨日致電包鋼股份董秘辦和證券部,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長江證券認為,隨著今年以來普鋼鋼材產品價格的不斷下滑,尤其部分產品已跌破現金成本支撐,使得包鋼今年前三季度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虧損。
上鋼網高級分析師張磊表示,從補貼數額來看,包鋼已經可以填補今年以來的虧損額,不過行業性虧損使其經營舉步維艱,短期內單靠企業自身扭虧無望。
虧損鋼企頻獲補助
與包鋼幾乎同時,位于遼寧省朝陽市的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也收到了一筆政府補助。凌鋼股份12月25日公告稱,收到朝陽市財政局政府補助7.92億元,成為年內上市鋼企獲得的單筆金額最大的政府補助。
據新京報記者梳理37家上市鋼企公告,4季度以來共有包鋼股份、凌鋼股份、重慶鋼鐵和撫順特鋼等四家上市鋼企獲得共計18.9億元政府補貼。而上述4家鋼企中只有撫順特鋼在前三季度實現了盈利。
張磊表示,地方政府補助鋼企的動機在于其能夠提供大量就業、稅收和產值。不過,補貼雖然可以讓鋼企解得一時之困,其是否能夠解決企業自身問題仍然很難說。
■背景
工信部將設專項資金處置“僵尸企業”
12月24日,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稱,2016年將抓緊制定實施推動產業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總體方案,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試點。在化解產能過剩方面,將利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加大特困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力度。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上述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規模首期可能有300億元,主要用于退出過剩行業員工社保安置。
當前,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但由于很多鋼鐵企業是當地就業與稅收的重要來源,因此地方政府往往給予盡可能的扶持,企業無法停產也無法退出,故而稱之為“僵尸企業”。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粗鋼產能為11.6億噸,粗鋼實際產量為8.2億噸,意味著約三成的產能過剩。而據統計,近年每年的鋼鐵消費量僅為6億噸左右,遠遠消化不了現有產能。
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并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鋼鐵行業落后產能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等。
中鋼協昨日表示,將強化對過剩產能退出的政策導向,鋼廠大面積虧損,減產、控產力度加大,但減量不及需求下降幅度。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清理僵尸企業的難點主要在于企業很難主動停產,但更關鍵的是在于政府方面。
李錦建議,政府在清理僵尸企業和過剩產能中要分類、分層、分階段,定標準、定時間、定目標,明確僵尸企業的定義,提倡騰籠換鳥,反對借尸還魂,然后從上而下層層施壓,讓這些擁有過剩產能的國企退出。
(趙毅波)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