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訊
棕櫚園林(002431)PPP項目——梅州項目落地,通過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方式,棕櫚園林正在探索PPP項目的融資模式。
棕櫚園林12月28日晚間公告,公司計劃以不低于21.98元/股的增發底價向不超過十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850.7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45億元,用于梅州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縣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縣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中標聯合體牽頭人單位以及社會資本投資人,棕櫚園林今年12月4日與梅縣區政府簽訂合同,與政府出資方代表梅州市梅縣區梅豐產業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具體負責PPP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及運營維護等工作。棕櫚園林通過出資和借款的方式,對項目公司進行投入,在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內,公司(或項目公司)行使項目業主的權利。
根據棕櫚園林與梅縣區政府簽訂的合同,項目合作期限為 10 年,其中建設期為各子項目開工之日起2年,維修養護期為各子項目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8年。合作期內,項目完工并符合移交條件的,將項目資產及其相關權利全部移交給梅縣區人民政府或其指定部門;公司出資的資本金將在項目移交后按照程序依法進行減資退回,并收回相應的借款;合作期滿后項目公司將履行正常注銷清算程序并收回剩余投資。
據了解,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縣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估算總投資約為14.22 億元,該PPP項目總投資額的70%(即9.95億元),由公司按其相應的股權比例(持股70%),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以出資和借款的形式投入。其中,棕櫚園林在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出資為 2.99億元,持有項目公司70%股權(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為4.27 億元);剩余 6.96億元通過借款方式投入項目公司。
梅縣PPP項目總投資額的30%(即4.27億元),由梅縣區政府按其相應的股權比例(持股30%),通過出資和政府購買服務費的形式投入。其中,梅縣區政府在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出資為1.28億元,持有項目公司 30%股權;剩余2.99億元作為政府購買服務費投入項目公司。
“此次再融資不僅僅是梅州項目的融資問題,更看重打通生態城鎮融資渠道的戰略意義,標志著棕櫚在生態城鎮商業模式上資本端走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棕櫚園林董秘馮玉蘭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非公開發行的意義在于探索出PPP項目的融資模式,即在項目自身完成盈利模式的閉環。
據稱,從提出生態城鎮轉型戰略,到長沙潯龍河項目的落地試點,再到棕櫚生態城鎮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近期香港貝爾高林的收購與公司名稱的變更,顯示出棕櫚園林對轉型生態城鎮的決心與勇氣,也不難理解此次非公開發行的意義所在。
馮玉蘭稱, PPP是生態城鎮項目的主要落地路徑,此次定增不僅僅只為梅州PPP項目補充資金,作為公司生態城鎮落地中的對資金、資本方面邁開的實質性一步,對未來生態城鎮業務拓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