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訊
導讀:除了“寶萬之爭”外,還有眾多公司亦在上演激烈的股權爭奪戰,其激烈程度甚至超過“寶萬之爭”。
今年最后一個月資本市場的主角非萬科和寶能莫屬,以王石為代表的萬科管理層一方與寶能系一方的對撕在聚焦投資者目光的同時,也讓舉牌概念股連帶火了一把,舉牌對于A股的影響從未變得如此重要。
對撕的主角不止于“寶萬”
“寶萬之爭”在外人看來著實精彩,除了雙方對控制權的爭奪步步為營,宛如大片外,還有就是競逐的對象萬科本身是地產行業標桿性企業,而萬科董事長王石的高調以及寶能系的低調神秘讓事件本身更具話題性。
事實上,除了“寶萬之爭”外,還有眾多公司亦在上演激烈的股權爭奪戰,其激烈程度甚至超過“寶萬之爭”。
康達爾大股東華超投資與林志等人的對戰便是一例,二者甚至鬧到了互相起訴對簿公堂的程度。
12月22日,康達爾公告稱,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收到深圳羅湖法院的《應訴通知書》,羅湖法院已受理林志、京基集團有限公司、王東河訴康達爾公司決議糾紛一案。對于2015年11月26日作出剝奪股東法定權利的董事會決議,原告認為案涉決議內容違法,直接侵害股東法定權利,依法應屬無效決議。
就在不久前,康達爾公司就林志等13人,及京基集團有限公司、王東河等人違法增持公司股票事宜向廣東高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確認各被告不具備收購公司的主體資格,并判令各被告將合計持有或實際支配的公司股票減持至合計5%以下。
根據康達爾公告,林志、京基集團及王東河為一致行動人,8 月31日合計持有康達爾股份 96,658,221 股,占康達爾總股本的比例為24.74%,這一比例與康達爾第一大股東華超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季圣智、陸偉民31.66%的合計持股比例僅差6.92個百分點。
此外,據有關媒體報道,在康達爾看來,林志與京基集團實際控制人陳華過從甚密,實質是京基集團及陳華的“馬甲”,而林志、京基集團掩藏了這一情況,直到今年方才宣告結盟一致行動人。林志控制的13人賬戶組以約6億元資金成本購入康達爾超過15%的股票時,除其本人外的另12個賬戶的主人,多與京基集團有關聯,其中多人還是京基集團的中低層員工。
與萬科一樣,康達爾大股東為對抗舉牌亦采取了停牌策略,自從9月8日開始則停牌,一直到3個月后的12月8日才再次復牌。
另一起鬧上法庭的舉牌事件來自上市公司西藏旅游。2015年7月,胡波、胡彪兩兄弟增持西藏旅游至9.59%,但未及時履行舉牌信息披露義務,西藏證監局對其進行了警示。7月27日,西藏旅游大股東國風集團將胡氏兄弟告上了拉薩市中院,9月21日申請對其采取行為保全。
10月13日,西藏旅游收到拉薩中院的裁定書,禁止胡氏兄弟在判決書生效前行使投票權、提案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召集和主持股東大會的權利等。根據這項裁定書,胡氏兄弟被禁止行使12月28日召開的201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的相關權利,可以說,在這次舉牌股權爭奪戰中,西藏旅游大股東國風集團暫時先勝一局。
相較于康達爾和西藏旅游大股東起用法律手段激烈應對舉牌方,很多公司大股東選擇了增持方式。如歐亞集團控股股東長春市汽車城商業總公司為應對安邦舉牌,于12月17-22日(交易日)增持公司股份合計135萬股,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85%。而天宸股份大股東仲盛虹橋的一致行動人成元投資于12月10日、12月11日、12月14日、12月17日連續四次增持公司股票,累計增持708萬股,增持后仲盛虹橋及成元投資合計持有公司1.3106億股,占股份總額比例由27.08%上升至28.63%。
舉牌陣營出現新面孔
相較于安邦、寶能系、生命人壽、中科招商等老熟臉,近日舉牌大軍中有出現新的力量,且實力不容小覷。
如此前名不見經傳中融人壽,其在12月23日到26日短短幾天時間里,連續舉牌天孚通信、真視通、鵬輝能源等3家上市公司。根據公告,中融人壽在2015年10月26日至12月21日間,增持天孚通信3,717,097股, 占天孚通信總股本的5.00%;截至2015年12月25日,增持鵬輝能源股份達4,200,052股,占總股本的5.00%;截至2015 年12月25 日,增持真視通股份達4,000,087股,占總股本的 5.00%。
根據公告披露的增持均價,初略估算,中融人壽舉牌上述三家上市公司耗資或超過10億元(其中鵬輝能源未披露舉牌增持均價,均價暫按照較保守的100元計算)。
據公開信息,中融人壽成立日期為2010年3月18日,時間并不長,注冊資本5億元,其股東包括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聯合銅箔(惠州)有限公司等,總體來講,中融人壽在保險業內并不知名,此前在A股市場也罕見其身影。
除中融人壽外,12月耗資2.8億舉牌黔源電力的宏道投資以及舉牌北京城鄉的自然人孫敏亦是近期舉牌新面孔。值得注意的是,宏道投資實際控制人衛保川此前頭銜為中證報首席經濟學家,原本就是資本市場資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