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烏魯木齊12月24日電(記者趙春暉)為避免地下水超采和污染現象加劇,新疆近期開始在三大干旱盆地打井布點,監測地下水資源。
在冬日寒風中,第一批監測井在新疆東部的哈密盆地開鉆,這意味著新疆地下水監測工程項目正式啟動。
新疆地下水監測工程包括1個省級監測中心、14個地市信息中心及430個地下水監測站點等。這些監測站點大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哈密盆地中。
自治區水利部門稱,這些監測點建成后,可形成較為完善的水文站網,為科學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地下水資源提供統一、完整、準確的基礎信息,并可提升水利部門對地下水位和水量的監控能力,為當地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技術支撐。
新疆是我國最干旱的省級行政區,2006年,這里地下水開采量為57億立方米,此后,以年均11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自治區人大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新疆確定地下水開采量“紅線”為75億立方米,而當年實際開采量高達111億立方米,其中,吐魯番哈密盆地屬于嚴重超采區。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