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權眾籌無疑是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受關注業務。除了可預期前景,業內也一直在為退出機制而頭疼。12月23日,股權眾籌領先平臺36氪首創股權眾籌退出機制,其創新產品“下輪氪退”成為解決行業這一痛點的最新利器。
解決跟投人痛點首創退出機制
能否成功退出是股權投資成功與否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也與投資人利益息息相關,缺乏退出機制也成為股權眾籌行業發展的痛點所在。
目前,股權眾籌的退出渠道主要是領投方帶領退出,具體方式集中在,企業上市、企業被收購、新三板上市流通等。今年,新三板被放開后,其相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降低的上市要求,讓股權眾籌退出難度隨之有所減小。然而,對于投資人而言,股權何時變現,或變現時間太久,這讓眾多跟投人持幣觀望,也制約了行業發展。
12月23日,36氪股權投資平臺直面股權眾籌行業痛點,宣布推出行業首個退出機制“下輪氪退”,給股權投資提供更多的推出機會和自主退出權利。讓跟投人收益不再是一件“不可期”的事情。
36氪“下輪氪退”規定,選擇采用“下輪氪退”機制的融資項目在正式交割完成后,該企業在兩年內的隨后兩次正式融資,本輪股東均有選擇退出的權利;如最終交割后的2年內,融資公司未發生任何一次正式融資,則退出期延長至最后交割后的3年內。
36氪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魏珂介紹:“跟投人在‘下輪氪退’退出時有三個出讓比例的選擇,不出讓其持有的股份、出讓其持有的50%的股份、出讓其持有的100%的股份。而不做選擇的,則默認為不出讓其持有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36氪進行了多次創新和突破,在在上線短短半年內便在行業首創了“定向邀請”制度、“老股發行”模式和退出機制“下輪氪退”。魏珂表示,“定向邀請”為項目方錨定最有幫助的投資人,“老股發行”為投資人提供更優質的資產,而“下輪氪退”讓跟投人擁有更多自主的選擇權,同時對投資回報有了相對清晰的預期。這些創新和突破的初衷都是真正從投資人的角度出發,不斷嘗試最大限度地保護跟投人的權益。
據悉,36氪股權投資平臺將于2015年12月24日上線采用“下輪氪退”機制的項目。
業績逆勢增長36氪領跑股權眾籌
2015年接近尾聲,很多人認為創投行業已經步入“寒冬”。然而,36氪的融資業務卻依然火熱。
“36氪股權眾籌平臺是今年6月上線的,現在每周有超過百家公司來36氪尋求股權眾籌融資,同時,很多資金從股市出來后也匯聚到我們平臺上。36氪股權融資平臺成為創業者另外一個融資渠道,不用單純依賴私募基金。”36氪股權投資平臺VP歐陽浩介紹。
據36氪股權投資平臺數據顯示,該平臺在2015年6月中旬推出,僅3個月交易額便破億;自10月下旬以來,其上線項目數量提速,截至12月初,36氪股權投資平臺上線項目共計41個,融資金額已近3億元,融資成功率為97%,募集平均時長8天。無論是上線項目數量還是項目融資速度,都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如今,從產品創新、項目質量及投資人認可等,36氪股權投資平臺已經成為股權類互聯網金融的行業領跑者。
如今,股權眾籌的價值已經被眾籌創業者及投資者所關注到,2015年已經有上百家股權眾籌平臺上線,在業內人士看來,股權眾籌平臺在2016年也會經歷洗牌,隨著政策監管的逐漸明晰,最終會定下格局。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