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能否安裝空氣凈化器成了不少家長的心事。
入冬后,申城不時陷入“霾伏”。
12月23日5時13分,上海發布霾黃色預警,之后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6時許,市教委通過短信平臺通知全市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一律停止學生(幼兒)室外體育課及戶外活動,且早上遲到、缺勤均不算曠課。
而學校能否安裝空氣凈化器也成了不少家長的心事,甚至在近日的一份聯合倡議書中表示愿自掏腰包。而在不少學校看來,用電負荷、資金來源、機器安全、實際效用等問題卻讓他們有些為難。
不過上海已有部分幼兒園、小學率先引入空氣凈化器,資金出自校方或者區里相關基金,使用與維護費也無需家長另行支出。然而教室安裝空氣凈化器能起多大效果,目前尚缺相關檢測數據。
家長發倡議書愿自掏腰包
近期,“一封來自上海公辦學校父母們的公開倡議書|公辦幼兒園和學校安裝空氣凈化器為什么這么難?!”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在家長們的朋友圈中熱傳。文章稱,出于共同的擔憂,一群來自上海公辦學校的父母,在教室申請安裝空氣凈化器道路上經歷重重困難后,向社會、學校等倡議:請公辦幼兒園和學校為孩子們安裝空氣凈化器!
倡議書說,一些小學生家長想通過集體出資的方式在教室安裝空氣凈化器,然而家委會代表跟校方溝通后卻遭到拒絕。理由主要涉及安全問題:空氣凈化器尺寸較大,安裝在本不寬敞的教室里,可能對來往同學造成傷害,電源插座可能是一個安全隱患;用電問題:此例一開,其他班級也效仿安裝,就會增加學校用電負荷;機器的維護保養管理問題,不好解決;教育局之前沒有明確條文允許教室安裝空氣凈化器。
“全面安裝面臨多重難題”
這封信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12月23日15時40分,上海閔行區一所幼兒園門口,王女士來接上中班的孩子。她介紹,也有和發起倡議的家長類似遭遇,“我們并不要求幼兒園出資,只是希望我們班級家長自己購買的空氣凈化器能送進班級教室,然而園長對此并不同意,認為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而且也沒有先例。”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小學。在浦東金茂小學,也有部分家長提出希望學校安裝空氣凈化器。校長王金龍回應稱,今后學校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會逐步加強這方面的硬件建設。但目前情況下,教室還是無法安裝空氣凈化器。他同時也婉拒家長集資購買, “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還涉及很多問題。比如一個班級是否所有家長都同意安裝、同意出資;而且所有教室安裝后用電量很大,而浦東大多數學校都是按照十幾二十年前的電力負荷來設計線路,一間教室行,十間教室行不行,一個學校行,全區所有學校行不行?供電局是否同意?即便同意,申請電力擴容、線路改造等一系列問題也非短時間內能解決。”王校長表示,即便教育部門愿意出資,也需要提前一年制定預案,并通過政府采購進行。
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校長盛裴稱,“我感覺在戶外嚴重霧霾的大環境下,安裝空氣凈化器意義不大,霧霾還是會滲透進來。而且家長意見很難統一。”
也有環保專家認為,不同的空氣凈化器所能凈化的物質并不相同,放置何種凈化器需要根據具體檢測情況來判斷。空氣凈化器放置在教室里究竟能否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還需檢測數據來說話。
已有學校主動裝空氣凈化器
雖然難題重重,不過已有部分幼兒園、小學率先安裝了空氣凈化器。
逸夫小學校長李川說,“我們兩年前就主動配備了空氣凈化器,家長對此沒有任何反對意見。而且所有資金都是學校來出,不用家長花一分錢。”據其介紹,由于平時的學生行為規范非常好,因此并沒有出現撞倒凈化器、亂碰插座等安全問題。
長寧實驗幼兒園20個教室也已全部安裝了空氣凈化器,由長寧區中小幼教師獎勵基金會出資。園長鄭慧敏告訴記者:“去年9月,基金會為我們統一安裝了空氣凈化器,維護、管理費用則由幼兒園自己承擔,無需家長出資。”為此,該園在使用上設立了專門的制度,包括放學后必須及時關閉,保證用電安全等;及時去查看是否需要加水、每月對網罩進行清潔等。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