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環境污染而長期引發當地輿論不滿、曾被央視曝光的馬鋼合肥公司已正式宣布停產。馬鋼股份昨日在公告中披露了這一消息。這也標志著這家安徽省屬國企與省會城市合肥的多年利益糾葛告一段落。
曾因大氣污染問題被掛牌督辦
馬鋼股份昨日公告稱,合鋼公司于12月下旬啟動實施對該公司鋼鐵冶煉及長材生產線停產,涉及煉鐵產能120萬噸、煉鋼產能136萬噸、軋鋼產能150萬噸。
馬鋼合肥公司地處合肥市瑤海區,系2006年5月由馬鋼股份重組合肥鋼鐵主業設立的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馬鋼股份占71%。以鋼材為例,馬鋼合肥公司2015年1-11月產量122萬噸,占上市公司的7.28%。
2013年12月,馬鋼合肥公司因大氣污染問題被央視曝光,公司與合肥當地矛盾爆發,安徽省環保廳與監察廳對公司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公司也很快被合肥市環保局處罰5萬元。
停產一波三折被推遲兩年
輿論壓力之下,馬鋼股份在2013年年報中透露,公司已于2014年1月決定,在2014年10月1日前關停冶煉生產。
同時,合肥市政府與公司協商并確認,合肥市相關部門按照現有工業用地性質收儲其超3000畝土地,收儲款項不低于12億元,將用于收儲土地以及補償處置生產線的損失、員工安置支出以及轉產支出等。
迅速的停產決定在公司員工層面引發反彈。據報道,2014年開始后馬鋼合肥公司多批員工表示反對,引發社會關注。
2014年9月,馬鋼合肥公司正式宣布,原定于當年10月前關停全部冶煉裝置的計劃向后延遲2年,即到2016年實現關停。
因虧損停產提前來臨
進入2015年,鋼鐵行業虧損面迅速擴大,馬鋼合肥公司也受到波及,停產步伐悄然推進。1-9月,馬鋼合肥公司營收21.37億元、虧損1.75億元,分別占馬鋼股份營收的6.15%、凈虧損的6.80%。同期,馬鋼股份虧損25.75億元,去年同期僅虧損3.26億元。
“馬鋼合肥公司停產,一方面是落實工信部關于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另一方面,在當前市場條件下,關停部分虧損產能,有利于馬鋼減虧以及產業結構升級需要”,上鋼網高級分析師張磊稱。
張磊表示,“目前鋼企關停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就來自于人員安置方面。”公告稱,合鋼公司上述生產基地全部人員由合肥市接收。
國金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楊件表示,合肥市政府將接收馬鋼合肥公司全部人員,解決了去產能最大障礙——就業及員工安置問題,即政府開始主動介入,包括人員安置、補貼等諸多輔助措施,我們判斷其他省市可能仿效。(記者趙毅波)
鋼企停產案頻發供給側改革加快
近期,隨著鋼鐵行業步入寒冬,不少鋼企不得已宣布停產。
據海通證券預計,2015年重點鋼企中的虧損企業將虧損約100億元。在此形勢下,7月底,寶鋼旗下的新疆八一鋼鐵子公司南疆鋼鐵停產;11月14日,唐山松汀鋼廠宣布停產,這是繼山西海鑫鋼鐵之后,國內第二家500萬噸級以上規模鋼企因高負債和資金鏈壓力停產。
進入12月份,鋼企停產步伐加快。據報道,12月21日,四川達鋼集團因現金流斷裂全面停產。12月22日,曾是上世紀90年代初鐵老大的杭鋼正式熄火。
國金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楊件表示,12月四川達鋼集團、馬鋼合肥公司等多家鋼企被曝停產,意味著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開始動真格。民企資金退出鋼鐵行業的速度今年不斷加快,達鋼曾是國內優秀民企,因虧損過大不再給予鋼鐵業務資金支持,這是資本的必然性選擇。(記者趙毅波)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