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12月23日舉行“巴黎歸來談氣變”中外媒體見面會。當被問及實現國家自主貢獻這個目標問題時,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準備2017年開始全面啟動中國碳市場,盡可能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政策鼓勵節能減排。
解振華表示,目前在7個省市建立了碳交易市場,應該說這些碳交易市場試點工作進展的非常順利,而且積累了一些經驗,我們準備2017年開始全面啟動中國碳市場。這樣主要目的還是通過市場的辦法來降低我們實現目標的全社會的成本。現在碳市場試點工作進展比較好,我們爭取通過立法讓它有法律保障,開始在全社會推開。
由于碳排放對我國環境影響越來越大,國家對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關注度逐步提升。去年年底中美就已經發布了一份《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共同宣布了控制溫室氣體的相關協議,中方承諾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而今年9月中美兩國再度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承諾到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習近平表示,中國政府承諾將拿出200億元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公開承諾還是對外捐助,都在顯示中國對推進碳排放交易的決心。
分析指出,日前舉行的巴黎氣候談判是我國碳交易發展的里程碑。在環境污染不斷被重視和大氣治理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隨著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分解機制方案、交易方法的出臺,萬億碳排放交易市場望啟動。清潔能源范疇的碳排放概念股,相對于炒得熱火朝天的其他新能源個股顯得默默無聞。而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落地,市場有望重新認識碳排放概念股,今后受到主流資金追捧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推進,以及市場機制的引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空間將繼續擴大,對相關上市公司形成長期利好。根據前期資金炒作路徑來看,華銀電力(參股深圳碳排放交易所)、長青集團(清潔燃燒)及置信電氣(碳交易綜合服務商)有望較受青睞,后市值得關注。
華銀電力(600744)參股了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排交所)部分股權。深圳排交所成立于2010年9月,主要從事溫室氣體排放權、污染物排放權和減排量等環境權益登記和交易。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2015年公司收購電力資產的方案順利完成,成功獲得湘潭公司100%股權、張水公司35%股權以及耒陽電廠全部經營性資產,水電等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得到明顯提升。隨著碳交易市場逐步發展,公司作為深圳排交所參股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長青集團(002616)積極布局生物質發電及集中供熱,轉型清潔能源供應商。生物質發電是一個集清潔能源、惠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一體的新興環保產業,公司已在山東沂水縣和魚臺縣、黑龍江明水縣和牡丹江寧安市等地分別投資建設生物質秸稈發電廠,具有較強的經營經驗和技術積淀,未來將進一步增加該領域投資。公司財報中披露,集中供熱作為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司未來將重點關注該領域的投資機會,早日實現所在區域的熱力供應集中化,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置信電氣(600517)是國內最早開始布局碳市場產業的公司,從事低碳領域咨詢、開發、交易、投資和教育文化五大類業務。子公司置信碳資產協助南瑞集團編制《南瑞集團碳資產管理辦法》。與國內7大碳交易所建立合作,率先開設國家登記簿CCER賬戶以及各地交易所CCER交易賬戶,并行推進碳交易一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