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是天鵝家族中的重要一員,為世界著名觀賞珍禽。不過,這么美的天鵝要出現在金融市場,那可真的是“人見人怕”。2015年的全球金融市場稱得上“驚心動魄”,自然少不了黑天鵝的身影。
1.瑞士央行玩變臉
今年1月,瑞士央行突然“變臉”,在宣布降息的同時還放棄瑞郎兌歐元1.20的干預水平,這項持續超過3年的匯率政策突然扭轉,導致金融市場一片混亂,瑞郎兌歐元匯率一度瞬間飆升38%,多家外匯交易商和投行因此出現巨虧。瑞士央行也讓市場見證了“瑞士軍刀”的霸氣。
2.美股玩“崩盤”
如果說投資者對今年6月份A股市場的暴跌還心有余悸,今年8月歐美股市也玩起了“崩盤”。8月24日,標普、納斯達克和道瓊斯股指期貨均下跌超過5%,觸發熔斷機制,美國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貨暫停交易。隨后,美股開盤暴跌,納斯達克指數一度重挫超過8%。全球金融市場當時也迎來了“黑色星期一”,整個亞太市場股市一片狼藉,很多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股市都創出多年的新低,一些交易所甚至臨時停盤。
3.大眾陷“排放門”
今年9月,德國大眾汽車爆發“排放門”事件,大眾汽車的股價不到兩天內下跌超過37%,市值蒸發280億歐元以上,就連“德國制造”這塊金色招牌也開始遭到質疑。此次事件也被視為全球汽車業的轉折點,電動車或就此崛起。
4.商品巨頭嘉能可股價暴跌
今年9月28日,商品巨頭嘉能可股價大跌近30%,較歷史峰值重挫近70%。嘉能可的暴跌引發市場擔憂,該公司或淪為大宗商品的“雷曼”。嘉能可股價的持續大跌與投資者逃離大宗商品有關,盡管嘉能可隨后通過一系列資產出售而暫時躲過危機,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今年的表現還是很慘。
5.歐洲央行言而無信
今年12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賣了那么久的關子,終于推出了新一輪寬松措施:降低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3%,僅延長量化寬松實施期限6個月,并未如市場預期地增加月度購債額度。
這樣的寬松顯然不能令市場滿意,宣布降息當天歐元匯率反而暴漲3%,股市也一片慘跌。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不管是股票、債券還是外匯,大部分投資者都押錯了方向,并且這回不只是散戶,機構們更是哀鴻遍野。高盛預計歐元匯率將暴跌3%,結果幅度猜對了方向卻錯了,第二天只好跟客戶道歉。證券時報記者吳家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