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寶萬之爭”,市場對險資的關注度陡增。作為A股中長線投資的代表,險資在抄底資本市場的同時,也頻頻調研上市公司。
據同花順統計,12月份以來,中國人壽、前海人壽、陽光保險、天安財險等16家險企合計出訪調研31次,涉及28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國人壽調研最為積極,中國人壽合計調研5次,分別調研了恒泰艾普、龍力生物、福星股份、英特集團和東江環保等5家上市公司。其次的是天安財險,合計調研4次。平安保險、前海人壽、交銀康聯人壽等3家保險公司的調研次數均為3次。
調研數據顯示,中小創股票是12月份險企最為青睞的調研對象。險企調研的28只個股中有24只為中小創股票,占比高達85.71%。賽升藥業、信息發展、鵬輝能源、藍思科技、富邦股份、榮科科技、上海新陽、騰邦國際、恒泰艾普、星河生物、大富科技、當升科技等12只創業板個股均獲險企青睞。此外,險企還調研了深市主板的安泰科技、福星股份、英特集團。外高橋是本月險企調研的唯一一家滬市上市公司。
調研對象中,正邦科技、福星股份、天汽模等3只個股最受歡迎,均獲得2家險企調研。其中,天安財險、眾誠汽車保險12月1日與中信證券、中植創信等超20家機構一起前往調研了正邦科技。除了公司日常經營情況外,正邦科技在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情況成為關注焦點。公司今年成立了互聯網平臺公司江西正農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以此為平臺收購中國養殖網,建設了小牧人網上商城,開發豬場管理軟件等。
平安保險、安華農業保險12月17日對天汽模進行了調研。天汽模在航空產品方面的進展情況受到調研機構的關注。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在航空方面設有一家參股公司和一家全資子公司,分別是飛悅公司和沈陽天汽模。目前這兩家公司的業務規模不大,暫時處于運營初期。
作為“寶能系”主要成員之一,前海人壽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前海人壽12月以來分別調研了騰邦國際、星河生物、大富科技等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騰邦國際和大富科技在前海人壽調研前都曾經停牌數月籌劃重大事項,其中騰邦國際擬作價8.8億元收購喜游國旅55%的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對其增資,使持股比例升至60%;大富科技擬對天津三卓韓一投資不超過1.6億元獲得約24%的股權。調研中,上市公司重組標的也成為前海人壽關注的重點。
作為險企調研的唯一一家滬市上市公司,外高橋打響了浦東新區國資國企改革第一槍,根據浦東新區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總體部署,擬將上市公司打造成國有投資控股的公眾公司。公司的國資國企改革進展,及公司如何在自貿區創新中保持領先優勢也成為調研中最受關注的問題。公司在調研中表示,目前正在和浦東新區國資委積極溝通,爭取探索符合公司發展目標的考核激勵約束機制。未來期望通過進口商品直銷中心、汽車平行進口市場、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等業務的拓展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記者賴少華)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