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近600年歷史的周敦頤后裔居所--周家大院。 楊萬里 攝
中新網永州12月21日電(楊萬里 楊志軍 唐小晴)始建于明代、有近600年歷史的中國理學派開山鼻祖周敦頤后裔居所--周家大院的修繕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其最大院落子巖府有望在春節前完成修葺,并對外開放。
周敦頤,號濂溪先生,湖南永州人。他著的《太極圖說》、《通書》開宋明理學之先河,代表作《愛蓮說》千百年來更是被世人所傳頌。位于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干巖頭村的周家大院,就是因周敦頤后裔聚居于此而命名。
周家大院是中國古代建筑“風水”思想的典型代表,依山傍水,平面呈北斗形狀分布。大院由六個院落組成,囊括明、清、民國時期建筑樣式,是湘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民居群。
2013年,周家大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零陵區文物局負責人稱,其精巧的建筑結構與精湛的雕刻藝術,堪稱中國民間古建筑的經典杰作,可與山西晉中祁縣的喬家大院相媲美。
一直以來,遍及全球的周氏后裔從未忘記他們的根在永州。每年,均有不少來自加拿大、新加坡、廣西、廣東、浙江等地的海內外周氏后裔來周家大院參觀。
今年6月,零陵區啟動周家大院整體修繕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從古村院落修繕到歷史環境整治、文化遺產展示等領域的立體綜合保護與利用,從而開辟一條集文化體驗、休閑游樂、新農村建設于一體的旅游精品線路,為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再增勝景。
零陵區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周家大院建筑群大量使用木材結構,木制建筑材料成為修繕的關鍵。工程中需更換或補充的建筑材料,均會選用與原建筑一比一的工藝現場制作。“修繕后的周家大院必將游人如織。”
更多精彩資訊>>>